民營融資擔保公司前景廣闊!
曾幾何時,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了有關加快金融擔保行業改革和發展的問題,主張建立國家金融擔保基金,重點放在省、市兩級,注重政府投資,發展一批為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服務的政府融資擔保機構和"三農"。
中央政府把設立融資擔保公司放在了如此重要的位置。一方面,原有的民營融資擔保公司存在機構數量多、分散、資金實力薄弱等缺陷,已不能滿足大眾創業和創新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監管機制的不完善和監管手段的缺失,原有的民間融資擔保公司已經成為一種突出的無序競爭現象,加之缺乏統一的運作模式和風險內部控制機制,許多擔保公司誤入歧途,參與非法集資和高利貸活動,加重了擔保對象的負擔,成為真正的高利貸公司,并掩埋了產業發展的隱患。在一些地區,也出現了一個接一個關閉的現象。
其改革目的既是為民營中小微企業提供有效的融資對接平臺,也是為了促進現有民營融資擔保公司規范發展,更好地為"雙創"融資提供便捷平臺但是,政府推進融資擔保行業改革,并沒有放棄民營擔保公司的意圖,也不是要限制或打擊民營融資擔保公司的進一步發展。對此,民營融資擔保公司不能迷茫和無奈,更不能對未來感到悲觀和失望。要抓住融資擔保行業改革的機遇,增強危機意識,加大內控機制的完善力度,努力提升經營理念,凈化經營行為,堅持合規合法經營,自覺切斷非法集資和高利貸活動要主動而不是被動,同時,我們將重新定位我們的戰略運作,把服務的落腳點放在中小微企業和‘三農’上。而目前"雙創"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業務發展空間依然廣闊。可以加強與政府性融資性擔保公司的合作,參股參股政府性融資性擔保公司,提高自身經營管理能力,或進行行業兼并,改變分散,薄弱,服務能力不足的現狀,打造民營融資性擔保公司的此外,積極呼吁政府爭取優惠的金融,財稅支持政策,如努力提高銀行機構融資比例,擴大資金來源,提高資金使用能力;要求稅務部門對盈利能力不強的民間融資性擔保公司建立風險撥備和損失防范機制落實稅收減免政策,增強抗風險能力,著力做好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成為服務中小微企業的中堅力量,與中國經濟在患難與共中營造良性互動的增長環境
最重要的是,政府應為私人融資擔保公司創造有利條件,即在某些地方開綠燈,例如適當降低條件準入要求。"同時,在財稅財政政策上給予適當的優惠,如稅收減免、金融信貸支持和適當的補貼等,使私營融資擔保公司繼續發展壯大,并引入政府引導民營融資擔保公司的業務發展到中小型微型實體企業,使私營融資擔保公司在實體管理中扎根,成為推動我國實體經濟發展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