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品水師在網上火了
剛剛過了中秋節,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吃過一個甜月餅到滿月,還有一壺好茶。"說到品茶,似乎有很多人注意,但你知道嗎,不僅茶能嘗,水也能嘗。不久前,成都環保集團旗下的一位90歲的水教師在互聯網上大受歡迎。那么水是怎么來的呢?你能生產什么?10月10日,"科技日報"的一位記者向"品水老師"走來,帶你去看看。
飲用水的標準測試方法將水的氣味分為六個等級。0級無氣味;1級氣味弱;2級氣味弱;3級氣味明顯;4級有明顯惡臭;5級有強烈的惡臭或氣味。
普通人只能分辨2到5級水,0到1級水,恐怕只有嗅覺靈敏的水味才能分辨出來。
我們通常的工作是在生產過程中對水進行取樣,然后進行嗅探試驗。如果發現異常,我們將根據該公司的應急處置計劃進行處理。成都環保集團旗下水務公司的"水務制造商"王蘭英說。
飲用水的過程可以概括為"先聞,兩味,三色"。"聽完后,取水樣,根據不同的檢測需求,分為冷水氣味檢測和熱水氣味檢測;品嘗后,在抽水后,品嘗自來水的‘味覺’;看顏色,在每個環節取樣后,比較比色管,看水的色度。
隨后,王蘭英向記者演示了飲用水的過程。她面前有五根水管,每根水管上都有水樣,這些水樣來自水廠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她先取出四個水樣,加熱至輕微沸騰,然后聞出來氣味,然后拿起量杯,從第五根管子里拿出一杯工廠水,裝進嘴里,讓人看清楚。然后將提取的水樣與色度系列標準進行比較,確定水樣的色度,最后將氣味和色度的檢測結果記錄在本書中。王蘭英和他的同事們每半個小時就做一次這樣一套檢測程序。
過去,成都環境集團所屬供水公司的嗅覺檢測工作是由水廠的實驗室人員和一線操作值班人員兼職完成的。由于人的嗅覺和味覺敏感性的差異,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可能會受到影響。為了進一步提高自來水的質量和安全性,近年來,供水公司從公司的水廠運營和實驗室崗位對產品水部門進行細分,建立了一套氣味檢測能力評價機制。
王蘭英接受了一名作業人員的反復訓練,強化了嗅覺識別能力,在四萬多個嗅覺測試中建立了條件反射,經過實驗室知識、嗅覺檢測能力評價等專業培訓后,成為一名品水教師。
嚴格的測試過程,也對產品水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為了保持敏感的嗅覺和高味覺識別,水產品應該不吸煙,使用香水,芳香的護膚品,不吃有氣味的調味品(如大蒜),避免接觸強烈的揮發性氣味(如汽油、柑橘)等。"除了這些規定之外,王蘭英說,要成為合格的水品嘗老師,就必須有良好的嗅覺、味覺識別、良好的視覺、護理、耐心和高度責任感。因為工作取決于你的鼻子和嘴,你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好好照顧它們。
制水器不能用儀器代替。
據了解,符合GB5749-2006"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自來水是合格的自來水。合格的自來水應該是無色、無味和無味的(正常氯味除外)。
但有些人可能會問:既然有非常先進的儀器可以檢測水的質量,你還需要做些什么呢?
首先,在"飲用水衛生標準"所列的106項水質標準中,大多數自來水指標都可以通過各種分析儀器和設備進行測試。然而,有一種嗅覺感覺指標,需要根據人類的嗅覺和味覺來感知和識別。目前,還沒有任何儀器和設備來替代人類的兩種感官能力,這必須通過人工檢測來完成。其次,飲用水沒有像香水、榴蓮等強烈的氣味,所以很難區分飲用水的氣味等級。正因如此,有必要從事水利專業。
不像葡萄酒味覺和氣味,他們自己判斷葡萄酒和香水的特殊味道和氣味,飲水者的主要任務是識別自來水中除正常氯味之外的任何異味和味道。"成都環保集團水公司負責人解釋說,與儀器檢測相比,產品水部門更像是預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直接、更迅速地全面評估水質風險,以便迅速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