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的價格跌到30元/公斤以下,專家:未來還有可能下跌!
在2019年至2020年生豬周期的上行區間中,國產生豬的價格一度超過40元/公斤,這是歷史上的極值。然而,隨著這一周期進入下行軌道,市場價格也迅速開始下跌。
據索菲格網監測,2020年國慶假期后,中國瘦肉型生豬的平均價格已降至32元/公斤以下。從全國的地區分布來看,目前價格最高的省份是海南省近37元/公斤,價格最低的省份是黑龍江省,已降至29元/公斤以下。全國最高和最低價格之間的價格差距也擴大到8元/公斤。
卓創分析師牛哲還指出,九月份國內生豬的平均價格下降,月底略有尾聲。九月份對外三元欄的平均價格為35.20元/公斤,比前一個月下降6.28%,比去年同期增長20.84%。從一月到九月,每公斤三元的平均價格是每公斤35.49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1.08%。據卓昌數據顯示,9月份四川省跌幅最大,環比下降7.21%,而福建省降幅最小,為5.6%。
Pastuhara股票在9月9日晚發布的豬銷售情況通報會上顯示,2020年9月,商品豬價格整體呈下降趨勢。
正邦科技9月發布了豬銷售簡報,9月公司商品豬銷售價格為34.29元/公斤,8月為36.3元/公斤。
天邦此前公布的9月份產銷數據還顯示,該公司在2020年9月銷售商品豬的平均價格為51.91元/公斤(不包括仔豬、養殖豬價格后的影響為32.44元/公斤),環比變動為-11.43%。
生豬的生產能力已恢復到80%。
生豬周期的走勢與市場的供求密切相關。最近,豬的價格大幅下跌,顯示出市場供應復蘇的成效。
10月10日,農業部和農村召開了全國養豬恢復錄像調度推廣會議,全年部署和促進優質生豬生產能力恢復。據公開報道,去年以來,各地有關部門采取了非常措施,促進了生豬生產能力的恢復。到目前為止,我國生豬和母豬的儲存量在正常年份已恢復到80%以上,生豬養殖比重已上升到53%。
根據農業部和村莊以前的數據,在2019年10月,全國繁殖母豬的儲藏欄首次成為一名正規工人。2020年7月,全國豬儲存欄環比增長4.8%,連續6個月增長,比去年同期增長13.1%,這是2018年4月以來的第一次。七月,繁殖母豬的儲存量較去年同期上升百分之四,連續十個月上升百分之二十點三,較去年同期上升百分之二十點三。
9月份",養殖業處于弱勢地位,屠宰企業降價幅度較大。牛浙分析認為,從供方的角度看,北方群豬場的產能在月內繼續釋放,月外列計劃進度緩慢,被迫減少資金,零售恐慌情緒加劇,部分地區集中在欄外;從消費方面看,頭十天屠宰企業的營運率沒有明顯提高,豬的消化率緩慢。晚些時候,隨著國慶節和中秋節的臨近,肉販企業紛紛開始做好節日前的準備工作,豬的消化速度加快,豬肉價格觸底回升,但反彈乏力。
搜豬網的分析師馮永輝認為,從區域角度看,黑龍江省和新疆這兩個東北和西北偏遠省份的價格與其他地區有很大不同。值得注意的是,生豬的平均價格從8月初的近38元/公斤下降到目前的32元/公斤,下降了6元/公斤。因此,從全國生豬市場的總體趨勢來看,生豬的平均價格已經從八月初的近38元/公斤下降到現在的32元/公斤。目前的下行趨勢也已基本確定,豬市場已進入周期性下跌的通道。
在中秋節和國慶節期間,豬肉市場也略有反彈,但沒有繼續回升,只是在漲跌兩、三天后才持續下跌,主要原因是整體需求確實比預期更差。"他說,目前市場整體豬肉消費并不特別積極,消費復蘇仍然相對有限。從屠宰企業的豬肉銷售來看,這基本上是反映出來的。當豬肉價格小幅上漲時,養豬場看到價格上漲以達到預期,有可能加快肥豬的釋放,只要豬的數量略有增加,就會達到需求,但如果相應的豬肉供應量增加,就屬于不能消化的部分,價格就會再次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