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云創客空間協辦AI Infra創新主題會議 共探大模型開源生態與開發者未來
2月28日,由浦軟創投攜手華為云,聯合硅基流動、清昴智能、蜜度科技、蘑菇云創客空間共同舉辦的《大模型驅動下的AI Infra創新:技術突破與應用拓展》主題會議在上海浦東軟件園舉行,這場盛會吸引了眾多AI領域的大咖齊聚一堂。
《大模型驅動下的AI Infra創新:技術突破與應用拓展》主題會議
本次活動亮點紛呈,不僅有AI Infra領域的前沿洞察分享,還深度探討了人工智能行業的痛點與解決方案,為參與者提供一場思想的盛宴。無論是關注大模型私有化部署的企業高管,還是AI領域的創業者與技術負責人,亦或是對大模型應用感興趣的開發者,都能在這里找到靈感與機遇。
會議現場
硅基流動政企商業化負責人分享了在AI應用部署大模型的過程中,開發者面臨的四大核心挑戰:模型豐富度不足、推理速度瓶頸、推理成本過高、系統可用性風險,為此,AI基礎設施需通過模型微調與集成工具鏈增強多模型兼容性,借助超低延遲架構與調度優化突破算力效率邊界,依托芯片適配與吞吐量最大化策略實現硬件降本增效,并通過云原生穩定性架構與開發工具鏈兼容設計構建全鏈路可靠性保障,最終形成覆蓋“模型-算力-硬件-系統”的閉環解決方案。
清昴智能市場合伙人現場介紹了其玄武智算平臺的突破性能力:通過DeepSeek敏捷集群部署方案的自動化優化技術,在Llama系列模型(78/158/308/658)上實現推理速度2-10倍提升、內存占用縮減2-4倍、吞吐量激增10-30倍,同時將模型部署周期從傳統3-12個月壓縮至1周,在最小化精度損失的基礎上,全面兼容國產芯片與英偉達異構算力,以實際案例驗證了該方案如何系統性攻克AI應用“高延遲、高成本、長周期”難題,推動行業邁向高效敏捷部署的新階段。
蘑菇云創客空間的聯合創始人夏青主持圓桌論壇并分享看法
蘑菇云創客空間聯合創始人夏青主持了圓桌論壇,并分享了對于人工智能基礎建設發展的看法,人工智能基礎設施(AI Infra)的演進正推動新一輪技術范式重構:在生成式AI與大模型爆發性需求的催化下,行業競爭已從單一算法突破轉向系統性效率博弈。頭部企業依托資本與生態優勢加速構筑技術壁壘,而中小參與者的破局關鍵在于通過異構計算優化、輕量化架構設計、開源協同生態實現技術普惠化——以分布式訓練效率提升降低算力邊際成本,以自適應模型壓縮打破硬件依賴桎梏,以模塊化工具鏈縮短開發周期。這場變革的本質是算力民主化進程的深化,唯有將底層基礎設施的“高門檻、重資產”特性轉化為“可擴展、可定制”的服務能力,方能在產業級智能化的浪潮中重塑價值分配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