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聯保貸為什么變成了騙貸工具?
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貸款被用來騙取貸款,所涉及的金額往往達數千萬甚至數億元。
根據湖南省邵陽中級人民法院 9 月 30 日作出的刑事判決,邵陽祥旺竹市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瓷業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熊賢英,為了獲得華融湘江銀行 "五戶保護" 貸款,以湖南瓷竹木市場為擔保,找到親人、朋友、職工、經營者,向華融湘江銀行貸款一億零九百萬元。
共同保險貸款的主要對象是小企業和微型企業。華融湘江銀行網上聯合保險貸款的適用對象是:同一行業、同一專業市場或產業鏈上下游相關,熟悉彼此的中小企業集團業務情況。
2019 年 8 月,福建省石獅市人民法院披露的兩項刑事判決顯示,石獅天潤紡織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潤紡織公司)法定代表人嚴兆照騙取銀行貸款 1335 萬元,承兌票據 1335 萬元;泉州千豐紡織品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潛豐紡織貿易公司)法定代表人洪青騙取銀行貸款 127.5 萬元,票據承兌 333 萬元。這兩種情況的相似之處在于,貸款是以 "四保" 的形式從銀行獲得的。
值得思考的是,一些小型和微型企業不時利用貸款騙取貸款,而且資金數額巨大,小企業和微型企業的貸款如何成為一種貸款欺詐工具?
利用湖南瓷業公司的親友、職工向 "五戶" 騙取 1.09 億美元貸款
根據判決,2016 年,湖南瓷業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熊賢英在經營湘瓷公司及其他公司的過程中資金短缺。熊先英得知華融湘江銀行有 "五家保" 貸款模式支持企業,于是向華融湘江銀行邵陽支行申請貸款。
經調查,華融湘江邵陽支行認為熊顯音湖南瓷業公司符合貸款資格,安排華融湘江銀行邵陽分行工作人員胡南、張西芳具體辦理貸款業務。
為了獲得 "五戶" 貸款資金,熊先英以湘瓷公司為擔保,提供連帶責任擔保作為湘瓷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找到了湘瓷公司的親友和職工,以及湘和竹木建材市場的經營者(以下簡稱 "湖南瓷竹木市場"),通過 "五戶保護" 貸款向華融湘江銀行償還了貸款的本金和利息。
熊先音的親友、湖南瓷公司的職工和湖南瓷竹木市場的經營者,由于情況或工作關系,答應了熊先賢的要求,提供了貸款所需的身份證、賬簿和其他文件和材料。熊先英安排湖南瓷業公司總經理謝冰具體負責貸款,安排營業執照、買賣合同、虛擬房地產、汽車資產、銀行自來水等申報材料給公司員工姚青和雷云偽造貸款。
華融湘江邵陽支行資信部客戶經理胡楠知道貸款資料被偽造,有些人不符合貸款條件,所以他仍報假貸款材料審批。
2016年6月30日,華融湘江邵陽分行為湘財公司擔保的第一批貸款8000萬元。授信完成后,熊賢英安排謝兵、姚青、雷云整理了10組49人的貸款信息,安排湘西公司原總經理鄧少波避開真正的經營者,詢問廖永恒和謝兵、王卓躍、馮秀麗、孫偉民,劉某、熊斌、熊強、雷云、曾華、蘇樂、雷海翔等假冒經營者配合華融湘江邵某在市場門面楊某支行工作人員,調查核實身份等貸款信息,共發放貸款7800萬元。
裁判文件顯示,熊賢穎與鄧少波在2017年發生過沖突。同年8月14日,湖南瓷業公司召開會議,免去鄧少波的總經理職務,任命謝兵為總經理。
2017年11月3日,華融湘江邵陽分行為湘財公司擔保的第二批貸款授信額度為1.2億元。授信完成后,熊賢穎安排謝兵、姚青分10組整理了25人的貸款信息,共獲得貸款3100萬元。兩次共騙取貸款1.09億元。
湖南省邵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以騙取貸款罪判處熊賢英有期徒刑3年,并處罰金30萬元。此外,熊賢英犯尋釁滋事罪、受賄罪、非法占用農用地罪、包庇罪、受賄罪、非法持有槍支罪,判處有期徒刑13年6個月,并處罰金34萬元。
向銀行提供虛假財務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