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池制造商預計鋰/鈷將提前提價,以增加購買量
中國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制造商李一億(Li 1億)正在考慮增加購買關鍵金屬的計劃,因為有跡象顯示,鋰和鈷價格可能很快從近期低點回升。總部位于廣東省惠州的宜威臨能與包括戴姆勒(Daimler)在內的多家汽車制造商建立了合作關系。宜威鋰能董事長劉晉成已經看到了中國鋰和鈷價格上漲的初步跡象,這意味著鎖定將提供額外的供應優勢。
李能正在考慮金屬采購,以尋求擴大生產,縮小與全球最大電池制造商的差距。我們正在認真考慮是否以較低的價格購買更多原材料。"劉金成表示,但他發現很難預測價格前景。李能是中國第五大電動汽車供應商,市場份額為5%,低于競爭對手寧德和比亞迪。
我們預計,未來三個月中國國內和海上鋰的價格將持平,到第四季度末才會回升。"BNEF金屬和礦業主管索夫·盧(Sauff婁,音譯)表示。她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鈷的供應,鈷價格已經回升,中國國內價格有可能上漲。北京標準普爾全球市場情報公司(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分析師艾麗斯(AliceYu)認為,中國電動汽車需求反彈支撐了鋰價。
除了與現有制造商達成協議外,特斯拉還表示,通過生產自己的鋰化學品來滿足未來供應需求的計劃,也引發了人們對電池金屬市場前景的擔憂。BNEF預測,到2030年,電池行業對鋰的需求可能會增長9倍,而對鈷的需求將增長兩倍。
劉金成預計,隨著電池行業的擴張,以及終端用戶對更先進技術的需求,行業整合將變得越來越小,規模較小的制造商可能難以生存。除非他們在產品上擁有獨特的優勢,否則他們將被迫退出電池競賽。"劉晉成承認。
在鋰離子電池行業工作了35年的劉金成表示,宜威鋰可能已經開始評估在美國、歐洲、日本和韓國的潛在合作伙伴、收購或合并。"我們還沒有找到合適的目標。我們希望在設備方面找到最佳選擇,我們也擔心生產和管理的質量,"劉益偉說。關于李能的更多信息,請注意后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