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養老X中信出版共創IP,逾十萬人共賞《宋宴》
中信養老與中信出版2025年特別策劃“獻給長者的十二本書”系列讀書會,3月29日,首場活動“夢回千年:品讀舌尖上的《宋宴》”,在中信養老運營管理的上海昆侖邸康養社區圓滿舉行。
本次活動以宋代飲食文化為切入點,特別邀請了《宋宴》作者、騰訊視頻知識頻道主講人盧冉與國宴大師、昆侖邸康養社區餐飲顧問蘇德興,通過書籍分享、文化探討與沉浸式體驗,帶領長者重尋傳統文化的魅力。近百位長者現場參與活動,約11萬人次線上觀看直播,百家媒體同步報道,傳播量超200萬。
作為“獻給長者的十二本書”文化IP的落地首秀,活動伊始,中信出版集團副總編輯蔣蕾與中信養老市場推廣部副總經理朱久海共同為“獻給長者的十二本書”文化IP揭幕,并發表開幕致辭。
朱久海與蔣蕾為“獻給長者的十二本書”系列活動揭幕
作為國內首個“養老+出版”深度合作項目——“獻給長者的十二本書”文化IP,中信養老與中信出版將以12本年度精選書、10場文化大咖主題活動貫穿全年,推動養老觀念從“被動接受”向“價值創造”轉型,為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提供可借鑒的中信方法論。
養老生活不只需要有健康、醫療和物質的保障,精神文化生活的豐腴更為重要。蔣蕾表示,“文化是代際對話的橋梁,中信出版將依托優質內容,助力長者重燃生活熱情,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的創新樣本。”朱久海介紹,“中信養老以‘都市型、一站式、醫康養’為特色,此次攜手中信出版,將整合康養服務與文化資源,讓養老社區成為知識賦能的生活場域。”
盧冉作現場分享
首場活動中,《宋宴》作者盧冉以“舌尖上的宋朝”為主題,從歷史考據、美食復原到生活方式,揭秘宋代飲食文化的雅致與智慧。
他提到,宋代因經濟繁榮與運河貫通,成為餐飲文化的“分水嶺”——食材多樣、烹飪精細,宴席講究“菜式多而量少”,餐具融合玻璃、漆器與瓷器,盡顯工藝與審美之巔。
歷時八年創作的《宋宴》,復原了青精飯、洞庭饐(青團)等經典宋菜。盧冉特別分享《夢華錄》幕后趣事:劇中“紫蘇飲子”的靈感源于《清明上河圖》香飲子攤,這一細節考據不僅讓飲子文化重歸大眾視野,更引發奶茶聯名熱潮。
在對話交流環節,盧冉與蘇德興圍繞宋代美學與養生智慧展開探討。盧冉提到,宋代宮廷以羊肉為主食的習俗影響了江南地區的飲食傳統,而蘇德興則分享了復原“洞庭饐”的心得——以麥苗汁替代古籍中的橘葉汁,既保留古意又兼顧現代健康需求。
蘇德興為長者分享美食
期間觀眾踴躍提問,話題涵蓋影視劇歷史還原度、長者飲食調理等。盧冉幽默回應:“別從電視劇學歷史”,建議通過古籍資源庫等權威渠道探索真相。蘇德興則以“長者如孩童,需用美食引導”強調老齡化時代個性化餐飲服務的重要性。
活動現場
作為上海首個把中信書店開進養老社區的項目,首個由國宴大師主理餐飲的養老社區——昆侖邸康養社區,在抽獎環節為現場嘉賓送出“中信書院閱讀卡、康養社區試住卡、盧冉老師簽名贈書”等與眾不同的禮品,觀眾們不僅收獲了禮物驚喜,更感受到了“文化養老”的用心,當日一位客戶即現場簽約。
合影環節
活動尾聲,全體嘉賓與觀眾合影留念,定格這一文化交融的珍貴時刻。正如盧冉所言:“歷史從未遠離,它藏在古籍的字里行間,也活在今日的餐桌與茶杯之中。”這場穿越千年的對話,讓文化成為照亮老年生活的溫暖燈火。
4月12日,“獻給長者的十二本書”第二場線下活動將落地上海由由信福養老院,由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當你被看見》作者胡素卿現場為大家分享“如何優雅備老”,共赴一場長者心理療愈之旅。后續活動擬邀“氣象先生”宋英杰、北大教授胡泳、星球研究所吳鵬飛等中信出版重量級作者及一線大咖,敬請期待!
中信養老與中信出版以《宋宴》為起點,拉開雙方合作以文化賦能養老的新篇章。未來,將繼續以閱讀為紐帶,串聯起傳統與現代、知識與生活,搭建跨越代際的知識橋梁,共享老年時代的精神原鄉。
中信養老×中信出版 2025年特別策劃讀書會
【第二場活動預告】
與國內知名心理咨詢師胡素卿面對面
以真實案例+現場互動
開啟一場心靈互動的深度對話!
點擊預約直播,精彩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