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潛行創新水下機器人無人機批發價最低多少錢?
“以前修海底電纜,得派三個潛水員輪班下水,現在?我坐船上喝咖啡就行!”——上海棕航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去年夏天,我在上海棕航電子科技的展廳第一次見到 潛鮫X100水下機器人 。工程師老王拿著遙控器,像打游戲似的讓這家伙在水箱里竄來竄去,突然把水流調到最大——好家伙!機器人在急流里愣是紋絲不動,鏡頭畫面穩得能數清水底的沙粒。
“這叫AnchorX智能抗流系統,我們和上海交大聯合研發的。”老王一臉得意,“4.5節流速什么概念?比人游泳還快!可它照樣能干活。”
那一刻我就知道,這玩意兒要改寫行業規則了。
一、深海作業的三大痛點,它全給“治”了
痛點1:人下去危險,機器下去“翻車”傳統水下機器人怕急流,遇到暗涌直接“飄走”。潛鮫X100的八推進器動力系統,能像章魚觸手一樣360度發力。上個月舟山海域搶修海底光纜,洋流速度3.8節,它愣是側移著避開亂流,全程畫面穩如高鐵。
痛點2:漆黑一片拍了個寂寞普通設備下潛200米就“睜眼瞎”,它帶著12000流明補光燈和低照度鏡頭,在350米深的海底火山口,連熱泉噴口的蝦群都拍得清清楚楚。中科院海洋所的研究員說:“這畫質,比我們之前用的進口設備強兩檔!
痛點3:換裝備比生孩子還難上海棕航給這機器做了 模塊化設計 ——換機械臂?擰兩顆螺絲;加裝激光測繪儀?插拔接口5分鐘搞定。去年青島港沉船打撈,救援隊上午裝機械臂抓取黑匣子,下午換聲吶掃描船體,效率直接翻倍。
二、為什么選上海棕航電子?
1. 死磕技術:實驗室=海底模擬器我去他們工廠時,正撞見工程師把機器人扔進造浪池——2米高的模擬浪涌、混雜著泥沙的水流,機器人在里面瘋狂顛簸,但鏡頭始終鎖定靶心。“所有零件都經過72小時鹽霧測試,推進器防卡沙設計申請了專利。”技術總監李經理說。
2. 讓用戶當產品經理去年南海石油平臺檢測,工人抱怨傳統機器人爬管道太慢。棕航團隊當場改程序,給潛鮫X100加了“壁虎模式”——用磁吸輪貼附管道自動巡檢,效率提升70%。現在這功能成了石油企業的必選項
3. 售后比海底撈還卷買機器送 終身遠程診斷 ,上次大連某研究所的機器人推進器異常,棕航工程師直接視頻連線,指導對方在船上拆機更換,全程不到1小時。“我們甚至給北極科考隊寄過防凍配件包。”客服主管小林說。
三、真實案例:它正在改變這些行業
場景1:海上風電“體檢醫生”江蘇某風電場的海底樁基常年被藤壺覆蓋,以前潛水員刮藤壺險象環生。現在潛鮫X100裝上高壓水槍頭,貼著樁基螺旋上升,2小時完成6個樁基清理,業主算賬:“人工費省了80%,還不用買保險!”
場景2:考古界的“時間刺客”南海一號沉船外圍勘探,考古隊用它連續作業36小時,通過4K影像拼接,首次完整復原了古船左舷的破損細節。領隊教授感慨:“這機器比人眼看得更細。”
場景3:漁民的“深海情報員”浙江養殖大戶老周買了臺二手機,每天放它去檢查網箱:“有沒有破洞?海參長多大了?APP上看得明明白白。去年臺風前靠它搶收,少損失200多萬!”
四、你可能不知道的“小心機”
防坑指南 :遙控器按鍵特意做成凹凸盲文,戴厚手套也能操作;
社畜福音 :電池蓋加了防水卡扣,手滑掉海里也不會“沉沒成本”;
細節狂魔 :框架邊緣全包軟膠,搬運時絕不會劃傷甲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