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智能座艙駛入深水區:以“人性化體驗”破局協同新生態
隨著智能汽車進入“軟硬融合”的深水區,智能座艙作為用戶感知最直接、交互頻次最高的核心載體,正逐步從傳統的功能集成模式轉向以場景為導向的系統級解決方案,成為車企實現差異化競爭的關鍵突破口。新一代智能座艙普遍采用“一核、多屏、多感知”架構,融合語音識別、手勢交互、HUD抬頭顯示、DMS駕駛員監測、ADAS輔助駕駛等前沿技術,致力于打造“可感知、可理解、可自適應”的沉浸式交互體驗。
4月10日至11日,由行業權威機構主辦的“2025智能座艙技術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行,圍繞HUD抬頭顯示、CMS電子外后視鏡、中控顯示系統等關鍵模塊,及多模態交互等技術熱點展開深入探討。一汽集團、廣汽集團、長城汽車、京東方、振華真空、日久光電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齊聚一堂,共同探索在“人性化體驗”驅動下,智能座艙的技術路徑與工程挑戰。
低代碼構建座艙功能迭代能力,廣汽強化人機體驗交付效率
隨著座艙系統日益復雜,軟件開發正成為產業鏈上游的焦點難題。“如何既快速又穩定,還要具備靈活性?這對軟件體系提出了新的挑戰。”廣汽研究院車載軟件專業總師廖磊表示,傳統開發模式已難以滿足多車型、短周期、高一致性的開發要求。
為此,廣汽研究院的低代碼開發體系VDSL應運而生,成為解決方案之一。其通過統一建模語言和建模方法,將“建模即編程”理念引入車載軟件開發,實現了平臺化、靈活化、輕量化迭代、敏捷化的“四化目標”。
鍍膜工藝躍升“感官價值”,PVD技術支撐沉浸式座艙體驗
隨著AR-HUD、CMS智能后視鏡、曲面中控屏等體驗類功能成為主流配置,視覺光學件的涂層質量正成為智能座艙的“感知底座”。振華真空經理張啟明指出:“高性能PVD鍍膜技術能夠顯著提升透光率、抗反射性和膜層穩定性,是打造高階智能座艙與沉浸式交互體驗不可或缺的工藝支撐。”
振華真空近年來圍繞車載顯示屏、AR-HUD、CMS智能后視鏡、汽車內飾件等領域推出定制化鍍膜解決方案,其穩定、高效的真空鍍膜設備已在多家主機廠及一級供應商實現量產應用。
柔性顯示走向主場,京東方精電布局“智顯”核心技術矩陣
屏幕不再只是信息展示窗口,而正在成為智能座艙的“交互中樞”。京東方精電展示了柔性AMOLED、Oxide等先進顯示技術,及HERO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實現視覺體驗、交互反饋與健康監測功能深度融合,助力車企打造更具溫度的“人車共感”系統。
操作系統深耕“用戶感知”,構建座艙交互閉環
操作系統作為智能座艙運行的核心底座,其“感知能力”和“交互邏輯”日益成為評判用戶體驗優劣的重要指標。長城汽車產品總監張寶雍介紹,自研的Coffee OS操作系統圍繞“五好”座艙理念進行系統性設計,涵蓋護眼大屏、2.5K超清畫質、AI音響、動態轉全景聲等多項核心功能,構建起從視覺、聽覺到交互體驗的完整閉環,全面提升用戶感知層級。
結語:
從感知材料到核心算法,從整車架構到顯示技術,智能座艙的演進已經從“功能融合”走向“系統協同”。此次深圳高峰論壇所呈現的,不僅是一場圍繞技術路線的集中研討,更是一場汽車產業鏈協同創新的集中體現。2025年,智能座艙的價值判斷邏輯,正從“硬件驅動”逐步向“體驗定義”過渡,行業亟需在軟件架構、交互設計、感官工藝等多個維度協同發力,推動“以人為中心”的智能出行生態走向深水協同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