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地球脈搏 —孫和平院士走進“彩云英才薈”,助力云南高質量發展
(通訊員:徐龍云、李萍)4月10日上午,“彩云英才薈·高層次人才云南行”院士(高層次人才)交流活動在昆明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和平,云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教授裴順平進行主旨分享,并與其他專家進行圓桌對話交流。活動緊扣災害監測與資源勘探這一我省發展重點和熱點話題,受到了廣泛關注,來自云南航天工程物探檢測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大理大學、云南省地震局、香港一心服務有限公司等企事業單位負責人、人才代表共180余人參加活動。
主旨分享階段,孫和平院士以“現代精密大地測量與地震技術在災害監測與資源勘探中的應用”為題,緊密結合云南的實際情況,深入講解了現代精密大地測量技術在地震災害監測與評估、地質災害監測與預警中的實踐,高精度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新技術在資源勘探領域的技術突破等內容,對我省災害監測體系建設、資源勘探等工作提出了具有指導意義的建議,為與會人員帶來了深刻啟發。裴順平教授以“大地震的發震機制和未來預測展望”為題,深入剖析了云南及周邊區域大地震的發震原理,通過多個震例揭示了地殼速度結構與地震危險性的內在關聯,創新性提出的預測思路,為云南中長期地震危險性評估和跨境監測預警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
圓桌對話環節是一場智慧接力,成果卓著的院士、中堅領航的長江學者、嶄露頭角的青年人才專家在對話交流中碰撞思維的火花。孫和平院士、裴順平教授與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副院長江利明,云南地震臺臺長蘇有錦,云南航天工程物探檢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浩,云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教授解朝娣等專家們結合自身豐富的研究經驗和實踐成果,分享了現代精密大地測量與地震技術在云南的具體應用案例,深入探討了如何進一步推動這些技術在云南的落地生根,以及如何通過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提升云南在這一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專家們指出,要加強跨部門、跨領域的協同合作,整合各方資源,共同推動云南在關鍵領域實現技術突破。
云南省地震局參會人員表示:“此次人才交流活動無論是主旨分享還是圓桌對話,都具備極高的專業性、實用性、前瞻性,契合當下公眾關注的熱點話題。”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劉女士說:“院士、專家們的講解為我們帶來了災害監測和資源勘探方面的前沿理念、技術路徑和成果轉化,相信未來技術的快速進步能夠為守護家鄉安全和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云南倮倮茶葉負責人張宗群說,自己每次都全程參加活動,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帶給自己許多跨界的思考與借鑒。云南省交通運輸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邵女士多次參加“彩云英才薈”人才交流活動,她說:“我參加了‘彩云英才薈’云南生物醫藥產業,‘雙碳’戰略路徑和此次活動,每場活動主題都緊扣云南發展脈搏。希望這樣的活動能持續開展,營造更好‘近悅遠來’人才環境實現智惠云嶺。”
當天下午,孫和平院士團隊一行深入基層一線,走進園區和企業,考察指導了昆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企業發展。在園區人才服務工作站,院士詳細了解了云南省人才政策和各項人才服務保障、園區人才工作站的運行情況。在人才公寓,院士、專家們興致勃勃地參觀了居住環境、配套設施等,對云南積極營造良好人才生態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
在云南航天工程物探檢測股份有限公司,企業代表就發展方向、技術攻關等關鍵問題與孫和平院士深入進行了交流座談,孫院士從專業角度給出了建設性意見,并鼓勵企業要有家國情懷、責任擔當,捕捉戰略機遇,將自身發展融入國家大局,在資源勘探、災害防治等方面擔當重任,助力云南高質量發展。孫院士還表示愿意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當好智庫和橋梁,整合重力、地震、資源勘探等多方面優質資源,在人才培養、項目開發、技術突破等方面助力企業發展。
本次由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的“彩云英才薈”院士(高層次人才)交流活動,搭建了產學研深度融合、人才交流合作的平臺,為推動我省災害監測和資源勘探領域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提供了路徑,出席活動的云南省就業局局長劉國彬表示,面對防災減災和資源開發的雙重大考,期望院士能夠帶領和引薦更多優秀人才投身云南,將科技成果轉化為云南各族人民安居樂業的幸福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