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上市的核心矛盾
買入最好的股票并一直持有它們一直是賺錢的唯一途徑。
但無可爭議的事實是,在中國近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獲得最大紅利的公司已前往香港,甚至赴美國上市。
騰訊、阿里等巨頭不必說,在第二和第三梯隊,除了瑞星殺了老梅、京東、pinduoduo、網易、Bilibili,甚至最近最受歡迎的理想小鵬,都給持有它們的美國股票投資者帶來了最大的回報。
問題是,這些A股投資者買不起它。
A股確實不缺錢,但世界上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好股票。所以你會發現,一家同時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公司,A股總是比香港股票有很高的溢價。
在港股方面,情況并不總是好的。不過,香港交易所(港交所)和李小加都很有進取心。過去幾年所進行的改革,亦頗有成效:。
自2018年香港聯合交易所(Hong Kong Stock Exchange)頒布新的IPO規則,允許非盈利生物技術公司和具有不同投票權的新經濟公司上市以來,在香港上市的科技公司數量從137家增至163家;市值從14.6%增至33.2%;總成交額的比例從16.3%增至27.6%。
值得一提的是,在阿里的領導下,網易京東也已返回香港進行第二次上市,迄今已為香港股市投資者帶來了巨大回報。
A股投資者很長一段時間都嫉妒自己賺了這么多錢,所以大家偶爾會覺得,呃,A股也要進行改革。
然而,改革總是令人傷腦筋的,所以當上海證券交易所真正有進取心的時候,要加緊努力,搞科技創新委員會,搞注冊制度,最后抓到超級獨角獸,A股股東突然驚慌失措。
原來,啊,怕這個怪物,吸掉應該屬于他們的股票的流動性,這是正常的,畢竟,血腥的歷史是生動的:
高盛(GoldmanSachs)在1999年上市,投資銀行達到頂峰。
黑石在2007年上市,PE達到頂峰。
嘉能可于2011年上市,大宗商品價格見頂
至少美國股市可以上漲,而A股則更加夸張:
2007年11月15日,中石油上市,直接觸及6124點的峰值。這是一個夢想,即A股已無法再上市。
2020年7月16日,中芯國際科技創新委員會上市,牛市被準確凍結。
這些記憶給A股投資者帶來了一種疾病--新的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因此,每周向中國證監會(CSRC)發行新股的新浪微博下的兩句訓斥詞,已成為一項保留項目。
所以我說,螞蟻上市有一個核心矛盾,那就是:
在人們"購買中國最好的股票的愿望"和"擔心巨無霸股票抽血"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這件事,自然知道,螞蟻知道得更清楚,螞蟻也不想讓自己成為歷史罪人,畢竟,全國人民都在用支付寶,它自然不想站在人民群眾的對立面上,總之,我們要多交朋友,少樹敵。
那么,有五個策略性的配售基金出來了,你什么意思?票已經發了。我的朋友們,上船去吧。當我們付錢的時候,我們就在同一條船上了。
雖然我是一個直接的財務自由人,你是螞蟻腿、蚊子肉,但都是自己的人,在未來,其他股票下跌不抱怨,想到自己的間接占有螞蟻,還擠出一個微笑,微笑著生活。
據說,自9月25日發售以來,每秒鐘就有8名投資者購買螞蟻戰爭撥款基金,平均每人6000元。果然,最后1000多萬人上船,此舉違反了規定,真是天才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