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將用人工智能幫助“數學學渣”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最近,韓國教育部發布了"科學、數學、信息和復合教育綜合發展計劃",計劃在未來五年大力發展"教育技術",并將人工智能(AI)和虛擬現實(VR)等第四次工業革命技術引入學校教育。
這些技術將被用于學生常見的令人頭痛的數學和科學課程中。據"中央日報"報道,在對國際學生學業成績評估項目(PISA)和國際數學和科學教育成就趨勢的比較研究中,韓國學生被評為"最高學歷,但卻處于興趣的最底層",這與韓國的制造業實力和擔憂教育政策制定者的地位不相稱。
作為回應,韓國政府將在所有學校建立一個基于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和其他先進科技設備的"智能科學教室",開展過去通過虛擬現實技術難以實施的"虛擬實驗",并建立一個網絡平臺,讓學校能夠靈活地使用大數據進行教學。韓國教育部計劃今年在86所學校開設智能科學教室,并在2024年將其擴展到所有學校。
教育部還計劃改善遠程教學環境,在校外專家的參與下開設課程,讓學生可以通過在線視頻教學與韓國境內外的專家交流,輕松參與其他學校的課程。除了科技手段外,韓國政府還計劃在一些高中開設先進的科技教育課程,以培養更多的科學人才。
在數學教育領域,政府的首要任務是防止學生成為"數學低成就者","中央日報"說。韓國教育部計劃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建立一個"數學學習支持系統",為每個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指導。人工智能可以在學生成為"數學低成就者"時"診斷",并制定適當的學習輔導計劃。該項目將于今年啟動,并將于2023年投入使用。
在談到為什么我們不信任老師而求助于人工智能時,教育部有關人士說:"在學校教學現場,我們很難準確地找出學生數學成績差的原因。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我們可以準確地找出學生落后的原因,并提供必要的學習指導。
此外,教育部還計劃通過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AR)技術,讓學生體驗到更復雜的數學概念,如功能和幾何。在數學成績評估過程中,它將逐步改變傳統的考試評價方式,增加過程評價和陳述性評價方法,并利用人工智能分析評估結果以提高可信度。
為了提高學生對人工智能基礎知識的認識和掌握,學校還將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利用信息技術輔助小學低年級教學,并根據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在高中開設"人工智能基礎"、"數字科學"等課程,為他們提供相應的學習機會。
此外,韓國學校將擺脫學科和教科書的束縛,開設多學科的復雜課程。學校將建立一個不同于傳統教室的復合教室,利用平板電腦、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學習設備,開展以討論和探索為中心的教育活動。據"中央日報"報道,韓國所有公立學校預計明年將建立"無限想象教室",到2024年,將有1000所學校建立復合教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