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糧大戶劉增輝:手持“金剛鉆” 帶領村民致富
最近,趙東昌武鎮二節村是一片繁華景象,村民們在村書記、種植者劉曾輝的領導下,今年取得了豐收年。今年,劉曾輝大規模轉讓了 1100 畝土地,全部采用免耕播種技術種植。按目前的 30 塊玉米水 0.85 元 / 斤的價格計算,每畝總收入已達 1360 元。
劉曾輝說,他從 2009 年開始種植玉米,最初轉移了 300 或 400 畝土地供種植。從與他人合作到現在獨自經營,從一個普通農民到一個村書記,他帶領村民們共同開發,從未離開土地。劉曾輝今年的玉米產量也與去年一樣。在帶領村民致富的道路上,"規模經營"、"陽光保險" 和 "不耕播種" 是他不可或缺的 "鉆石"。規模經營 "、" 陽光保險 "和" 不耕播種 "是他不可或缺的" 鉆石 "。
為了適應大型管理,搞好現代化建設,劉曾輝買了兩臺四排玉米收割機、一臺玉米脫粒機等機械。2019 年,他大規模轉讓 540 畝土地,全部采用免耕播種技術,平均每畝產量 1600 斤。每畝種子成本為 55 元,化肥成本為 110 元,農藥成本為 58 元,機械操作成本為 70 元,流通成本為 500 元,人均成本為 793 元。收割于 10 月 1 日開始,10 月 6 日完成。收獲后的玉米直接儲存在地上并加以照料。12 月中旬,以每斤 0.63 元的價格售出,每畝毛收入 1008 元,凈收入 215 元。2019 年,他的總收入達到了 116000 元。
劉曾輝說:"由于今年水分好,光照和雨水比往年好,玉米成熟期早,容重高,雖然受臺風影響,造成了倒伏,但今年最低的畝產量也可以和去年一樣,也就是說,至少每畝 1600 斤。" 為了有效地應付今年的住宿,已經安裝了兩次收獲配套裝置。根據目前玉米 30 水每斤 0.85 元的售價,每畝總收入可達 1360 元,每畝純收入可達 515 元,與去年相比,每畝凈收入至少 300 元,總收入可達至少 567000 元。
此外,劉曾輝今年購買了日照保險,每畝保費 10 元,最低每畝補貼 20 元;玉米生產者補貼,每畝 38 元;免耕播種補貼 20 元 / 畝,乙種補貼 10 元 / 畝;他的 2 臺收割機改裝后,每人得到 3600 元的補貼。他告訴記者,如果再加上這些補貼,總體收入就會更高。
劉曾輝還對今后的農業生產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議。他認為,今年由于住宿原因,收割和整理土地的成本增加了很多,他希望今年增加對糧食收獲和土地整理的補貼,希望能為大糧食種植者提供社會服務,在播種、機械耕作、蟲害防治等生產環節提供適當的補貼,希望國家和各省對大糧食農實行一些補貼政策,增強他們對糧食種植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