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集體研究量子技術呢?讓我們看看什么是量子技術。
近日,一則特別消息引起社會關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第24次集體學習量子技術研究與應用前景。
量子是能顯示物質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單位。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物理世界的物理理論。在這個神奇的物理框架中,有太多不可思議的現象:從微觀世界判斷薛定諤的貓是死是活,到相隔千里的兩個粒子可以瞬間糾纏在一起量子力學很難解決,它的研究成果往往與人們的習慣思維背道而馳。有人甚至感嘆:有1000個物理學家,有1000個關于量子力學的觀點。
首先,量子技術是一項重大的顛覆性技術創新,它將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轉型的方向。我國作為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大國,在這一領域的競爭中不能缺席。
量子是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發現之一。原子彈、激光、核磁共振等新技術是量子科學出現后孕育出來的,它改變了人類歷史的進程。近年來,量子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其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量子計算將顛覆性地提高信息處理的速度,量子通信將大大提高通信的安全性,量子精密測量和傳感技術將在未來物聯網時代得到廣泛應用
以量子計算機為例。如果把傳統的電子計算機比作自行車,那么量子計算機就像一架飛機。分解300位的大數需要15萬年,而使用萬億次量子計算機只需一秒鐘。隨著量子計算機的應用,量子計算機將能夠解決密碼分析、天氣預報、藥物設計、金融分析、石油勘探、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需要大量計算的問題。
其次,經過多年的積累和發展,我國在量子科學技術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具備了在這一領域競爭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
目前,中國科學家在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量子科學技術領域取得了許多世界一流的成果。2012年,實驗觀察到第一個量子反常霍爾效應。2016年,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發射升空。2017年,世界首條1000公里量子安全通信干線“京滬干線”開通。2017年,世界上第一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學量子計算機問世,這些成就是中國科技人員在量子科學技術上相互追趕的結果。國際權威期刊《自然》曾評論說,墨子量子衛星的研究成果標志著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的崛起。它已經從10年前的一個卑微的國家發展成為世界上一支強大的力量。
第三,我國量子科學技術發展還存在諸多不足,發展面臨多重挑戰。
當今世界正經歷一場百年未有的巨變,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具體來說,在量子科學技術領域,還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前瞻性布局,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加快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培養和培養高層次人才,促進產業協同創新,大學和研究。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科技工作,也要依靠各級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學習新知識,掌握新趨勢。
我們期待在世界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轉型中,中國能夠搶占國際科技發展競爭的制高點,構建新的發展優勢——量子技術將成為最璀璨的明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