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每月生產60顆衛星,中國企業想要在太空圈地嗎?
在當地時間10月6日,經過四次延遲之后,SpaceX Falcon 9火箭發射了60顆星鏈(Starlink)衛星,這是獵鷹9號第65次成功發射。上一次失敗可追溯到2016年9月,當時獵鷹9號已經習慣了成功發射,但這次發射是SpaceX星鏈計劃的一個關鍵節點。馬斯克在Twitter上表示,一旦衛星到達目標位置,SpaceX就可以在美國北部和加拿大南部發射公開測試版的星鏈。
2015年初,SpaceX推出了"星鏈計劃",旨在通過聚集在地球近地軌道上的衛星群提供全球互聯網服務。12批1.0版衛星鏈衛星已經發射,該衛星互聯網計劃發射的衛星累計數量已達到775顆,SpaceX已成為當今最大的衛星運營商。
4月底,在北京的夜空中可以看到星鏈衛星"鋸齒形"。在中美科技爭端不斷出現之際,有人形容這是一種"巨大而無形的壓力",類似于美國人在1957年得知蘇聯第一顆衛星"Spitnik 1"后的感覺,這無疑伴隨著對國家安全的隱憂。中國的衛星互聯網項目正在悄然啟動。
衛星互聯網的風口
2014年,國務院發布了一封信,引導私人資本參與衛星產業的應用和發展,但自那以后,投入衛星互聯網行業的私營公司很少,即使商業航天的"基準"SpaceX在2015年初發布了星條鏈計劃,當時一家衛星公司的負責人向"中國新聞周刊"解釋說,寬帶通信技術復雜,市場需求不明確。
但在今年上半年,這個衛星互聯網網站在葡萄園上,很大程度上是受國家意愿的驅使。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官員在新聞發布會上詳細介紹了新的基礎設施的范圍。衛星互聯網和5G都是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的代表。此后,在上海、福州、北京等地推出的新基礎設施行動計劃也被納入了衛星互聯網。例如,在上海2020年至2022年的行動計劃中,上海甚至提議"初步形成衛星互聯網信息服務能力。"幾個消息人士向"中國新聞周刊"證實,上海將成為正在建立的衛星互聯網運營商的總部。
成立后,它將是一家副部長級的中央企業。"據消息人士稱,該中心公司在業內被稱為"星網集團",而伴隨的中國衛星互聯網項目被稱為"星網"。
星空網絡集團的上市一再被推遲,但籌備小組已經工作了半年多。籌備小組人員借調,其中包括中國電子公司總經理張東晨。決策層面的準備小組由來自中國電子、中國電氣和中國電信的人員主導,而來自太空系統的人員則更多地作為工作層,"消息人士說。
在推進我國衛星互聯網計劃的過程中,面臨著設備提供商和運營商之間的一場爭論,星網集團的定位是運營而不是建設衛星互聯網。施工過程中將組織招投標,星網集團相當于甲方。據知情人士透露,如果將招投標分為建設、運營、終端和應用三部分,施工階段的參與者主要是國有企業,運營由星網集團負責,終端和應用將投放市場。
衛星網絡的建設期限將持續三到五年,計劃的方向已經確定,但細節可能會有一些調整。"消息人士透露。
由SpaceX和OneWeb推動的衛星互聯網項目已申請發射1萬顆衛星,中國衛星互聯網計劃的國際宣言也已開放,其中10,000多顆衛星以中國電信有限公司衛星通信分公司的名義申報,或世界上第三顆衛星數目的星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