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貿試驗區增至21個,稅收服務創新步伐加快
隨著北京、湖南和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的上市,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數量已增至21個。
各地在探索建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過程中,首先進行了嘗試和探索,形成了200多項創新成果,并將許多經驗推廣到全國,其中,稅收制度作為試點領域的內容之一,不斷創新和積累了豐富的成果,同時,國家稅務總局和各自貿易試驗區的地方稅務部門主動充當第一線服務,為自由貿易試驗區作出貢獻,為實現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作出了貢獻。
所有21個自由貿易計劃都有與稅收有關的內容
自2013年批準上海自由貿易區以來,中國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在過去7年里擴大了6次。在全國31個省(市、區),京津冀地區得到了全面覆蓋,長江三角洲得到了全面覆蓋,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也得到了覆蓋。從1到21,自由貿易試驗區經歷了一條快速擴張的道路。
記者指出,稅收在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創新道路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在21個自由貿易實驗區中,有稅收相關內容,包括稅收服務創新、稅制創新和稅制探索,重點是鼓勵投資,以幫助擴大開放。
在稅制研究和探索方面,一些方案提到,按照稅制改革的方向和國際慣例,不導致利潤轉移和稅基流失,積極研究和完善海外所得稅抵免的稅收政策。
作為新一輪的改革開放試點,包括稅收在內的制度創新是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稅制致力于吸引投資、擴大對外開放、促進貿易發展。根據不同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特點、定位和發展目標,稅收安排有其自身的側重點。
作為先行者,上海自由貿易區不斷完善"單一窗口"的企業準入制度,實行分批繳納非貨幣性資產所得稅和口岸退稅等稅收政策創新,為其他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稅收制度奠定了基礎。2019年,香港新地區建立并提出建立和實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稅制和政策。部分企業可享受15%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的政策,突出了鼓勵技術創新和進一步開放的政策取向。
在海南自由貿易港,零關稅、低稅率、海關加封經營已成為其重要特征,商品貿易零關稅政策、15%企業所得稅免稅政策和外島企業升級政策,為海南建設"新時期對外開放的明旗和重要開放大門"奠定了重要基礎。
新成立的"北京自由貿易實驗區"以"科技創新、開放服務業和數字經濟"為特點,在其他自由貿易實驗區仍以貨物貿易發展為主的背景下,北京自由貿易實驗區突出了服務貿易發展的特點,在稅收方面將繼續擴大國際貿易的"單一窗口"服務功能和應用領域,按照政策免除科研設備從研發機構的進口,并探索鼓勵技術轉移的稅收政策。"-
河南保稅區免征海關特別監管區企業生產所需進口機械設備;符合條件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企業,湖南保稅區批準征收企業所得稅;浙江省保稅區免征符合政策要求的單位進口科研設備稅。
事實上,七年來,在自由貿易試驗區稅制不斷創新的同時,中國稅制改革的步伐也在加快,特別是大幅度減稅和規模化收費,全國地方稅收征管體制改革,以及"放行管理和服裝"改革的深化,使"改革與創新"成為自由貿易試驗區大環境、小環境的共同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