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玉剛:堅守教育使命擔當育人育才責任
今年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向廣大教師發出的重要信息,不僅是一種熱切的期望,也是一種政治要求,鼓舞了士氣,為新時期全面推進基礎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第一,充分肯定了廣大中小學教師的重要貢獻,在"兩百年"交匯之際,我國基礎教育全面進入世界行列,這是廣大中小學教師多年來默默努力、無私奉獻的結果,特別是今年以來,他們為全面防治疫情和戰勝貧困作出了重要貢獻。
停課"中,面對新冠肺炎突如其來的疫情,廣大中小學教師具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行動迅速,勇于承擔責任,積極行動,并通過網絡、電視等手段有效開展"停課"工作,特別是為"全國中小學網絡云平臺"和中國教育電視臺的"空中教室"創造了優秀的課程資源。為了向全國1.8億中小學生提供在線學習指導和服務,它可以被稱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
第二,提高基礎教育質量,培養中小學教師肩負著重要的使命。教師是做好教育工作的第一資源。要促進新時期基礎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的重大決定和部署,按照"四個好教師"的要求,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中小學教師隊伍。
他說:"要解決中小學教師人手不足的問題。中小學教師的匹配是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的基本前提。按照中央有關文件的要求,不僅要注意教育制度本身的總體規劃,還要注重產業和地區的總體規劃,進一步完善中小學教師隊伍的設置和考核,按照編制標準和設備要求,切實做好教師的補充工作,建立健全教師的正常補充機制,滿足教育教學的基本需要"。
他說:"要解決中小學教師的能力問題。教師的能力水平是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的關鍵。要堅持師范教育為基礎教育服務的方向,突出教師的專業精神,培養教育教學的基本能力。要加強中小學教師的培訓,注重提高中小學教師的道德教育能力、課堂教學能力、家庭作業和考試命題設計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導能力,使中小學教師更好地勝任新時期的教書育人任務。
第三,重要話語的精神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面對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廣大中小學教師要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信息的重大意義和精神實質,切實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重要的送信精神中,不要忘了樹立人民的本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家培養人才的使命。
堅持正確的育人方向,當前中小學生的社會思想文化環境更加復雜,廣大中小學教師要把道德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堅持把德育、文化知識教育和社會實踐教育結合到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和社會實踐教育中,堅定不移地做好中小學教材的使用工作,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和實踐納入整個教學教育和教育的全過程,使學生能夠"扣住人生的第一關"。
樹立科學教育觀。教育理念是教育實踐的先導。廣大中小學教師要深刻認識堅持"德育第一、全面發展、面向各方、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原則,大力開展素質教育,同時構建"五教"培養體系,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動的全面發展。我們應該重視因材施教,為每個學生構建一個平等的教育體系。在勞動教育中,要充分發揮弘揚道德、提高智力、增強體質、培養美的綜合教育功能。
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育教學能力是教師的基本技能,是全面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的根本保證。要積極適應課程改革、教學改革、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變化,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整合和應用,積極運用國家教學成果,創新教學方法,注重啟發式、互動性和探究性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