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中國脫貧攻堅的努力是前所未有的
今年是決定性的反貧困之年。在 "十三五" 期間,中國的扶貧開發投資應該符合戰勝貧困的要求。那么,在過去的五年里,我們國家在扶貧上投入了多少錢呢?它是如何運作的呢?
一千四百六十一億元,是 2020 年中央扶貧專項基金的投資額,從 2016 年開始,連續五年每年增加二百億元,五年來總投資超過五千五百三十億元,為戰勝貧困提供了充足的 "糧草軍需"。
夠了嗎?當然不是。中央專項彩票公益基金(2016-2020)100 億元,扶貧補缺綜合財政援助 300 億元(2020 年),地方政府新增債務上限 3849 億元(2016/2020),為各地集中資源戰勝貧困提供了財政保障。
資金充足,使用效率高。從 2016 年到 2020 年 9 月,全國共有 832 個試點貧困縣進行農業相關資金的整合,各級財政資金總額超過 1.5 萬億元,平均每個縣的綜合資本規模超過 3.6 億元。貧困縣擁有更多的自治權,消除貧困將更加準確和有效。
投入了大量資金,有了明顯的改善。到 "十三五" 末,貧困地區居民的旅游、電力、學校、醫療、通訊等問題普遍得到解決,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保障得到保障,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明顯加快。
同時,在 "十三五" 期間,特殊扶貧、工業扶貧和社會扶貧的格局逐漸形成,并日趨完善,電子商務扶貧、光伏扶貧、旅游扶貧等新興商業模式方興未艾,縣長直播室 "運貨"、農民成為 "網絡名人" 越來越受歡迎,一系列新型扶貧模式激發了貧困地區穩步增加收入的信心和動力。
在過去的五年里,中國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和規模推進了消除貧困的斗爭。
從 2016 年到 2019 年,超過 5000 萬農村貧困人口擺脫了絕對貧困,平均每年超過 1000 萬人,貧困率從 2016 年的 4.5% 下降到 2019 年的 0.6%,整個區域貧困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十三五 " 期間,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從 2016 年的 4124 元增加到 2019 年的 9057 元,年均增長 30%。許多農村人口的生活有了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