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礙減排進程,危害全球生態環境
美國的一些機構和政治家最近在環境領域誹謗中國,發表了所謂的 "中國對環境損害的事實清單",公然聲稱美國是全球環境保護的貢獻者。因此,他無視事實,變黑變白,仍在玩弄 "賊喊捉賊" 的老把戲。在環境保護問題上,誰在行動,誰在空談,誰在作出貢獻,誰在攪亂局勢?世界人民的心中有一個清楚的交代。大量事實證明,美國是國際環境合作的最大破壞者,是對全球生態環境的最大威脅。
美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 "撐腰",嚴重破壞了全球氣候治理的努力。作為全球溫室氣體累計排放量最大的國家,美國人均碳排放量為 3。然而,美國在國內大肆撤銷環境法規,為化石能源產業松綁的同時,卻在國際層面拒絕批準《京都議定書》,悍然退出《巴黎協定》,否認其約束性的量化減排任務,完全脫離全球減排體系和安排。美國的一個氣候研究機構預測,這將導致額外的 1。2035 年美國排放的 80 億噸溫室氣體。作為迄今唯一退出《巴黎協定》的締約國,美國踐踏多邊體制,放棄國際法與國際規則的結合,嚴重阻礙全球減排進程。英國廣播公司的文章指出,美國的 "倒退" 將使世界無法實現應對全球變暖的目標。"。
美國不履行國際環境承諾,嚴重破壞全球環境治理的公平性。自 1992 年批準《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來,美國遲遲不履行減排承諾,2017 年干脆撕毀承諾。在履行多邊環境條約規定的繳款義務方面,美國更是打了折扣,總是不支付欠款。到目前為止,美國拖欠全球環境基金 1.11 億美元,拖欠《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其他會費數千萬美元。美國拒絕兌現資金承諾,大大削弱了相關機制對發展中國家的供資能力,嚴重束縛了全球氣候環境合作。"。
美國對多邊環境條約的選擇性‘缺位’,嚴重拖累了全球環境治理的效率。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固體廢物出口國和人均塑料消費大國,但至今未批準《巴塞爾公約》,阻礙了全球塑料廢物治理進程,大量廢棄廢物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給當地和全球環境帶來了巨大危害。美國非政府組織巴塞爾行動網絡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到 2020 年,美國公司仍在非法向發展中國家出口有害電子垃圾。此外,在化學品管控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美國拒絕批準相關多邊公約或議定書,長期游離于多邊治理體系之外,充分暴露了其對全球環境保護和多邊合作的漠視。"。
美國經常阻撓國際環境合作,嚴重拖延了全球環境治理進程。美國的個別政治家一再發表謬論,公開挑戰關于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科學共識。美國蓄意干預二十國集團等一些多邊機制,嚴重削弱了國際機制在氣候問題上的主導作用。在環境融資和項目審批領域,美國經常制造矛盾。多年來,它一再捏造所謂的販運人口和侵犯人權行為,無理壓制發展中國家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領域的項目。中國、古巴、蘇丹、赤道幾內亞、剛果、老撾等國的項目都遭遇了不合理的困難。
他說:"美國方面有自己的惡行,但卻繼續抹黑其他國家的環保工作。它所謂的" 事實清單 "只是一個" 謊言清單 ",可以在鐵事實面前被打破。事實勝于雄辯,正義在人民心中。中國在全球氣候治理方面的成就和貢獻在國際社會中是顯而易見的。中國提前兩年完成了 2020 年氣候行動目標。自 2000 年以來,世界上 1 / 4 的新綠地來自中國。目前,中國占世界新能源汽車的一半以上。最近,中國宣布努力在 2030 年之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的峰值,并在 2060 年前消除碳排放。
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保護生態環境需要全球合作,建議美方停止政治操縱和惡意誹謗,承擔應有的責任,減少對國際環境合作的困擾,為子孫后代多做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