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飄香,滿園掛上“金”
秋風沙沙,是溫室蔬菜 "炫耀" 的季節。最近幾天,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義和鎮壽光村黨支部書記朱榮德情不自禁地看到了 "從死中歸來" 的 12 個溫室。棚里的西紅柿、黃瓜、豆類和其他蔬菜已經定購了。
朱榮德說:" 多虧了我們村的趙書記,他已經聯系了銷售渠道,否則村里種植的蔬菜真的不知道如何把它們變成錢。
朱榮德說,趙書記是山東電力公司東營供電公司 2019 年 7 月進駐壽光村的趙俊。
壽光村是山東省的一個省級貧困村。共有 120 個家庭的 370 名居民,50 戶貧困家庭和 102 名窮人。2013 年,壽光村建造了 12 個蔬菜棚,為 7 個貧困家庭出租土地。
原來,村里以為有了溫室,貧困家庭每年的租金收入就會超過一千元,村里也可以發展溫室蔬菜產業。" 但我沒想到事情會比我想象的要困難得多。朱榮德說,趙俊上臺時,他看到,雖然有一個穩定生產優質農產品的溫室,但沒有穩定的市場,所以他的成長越來越多,損失也越來越多。
在距壽光村 300 多公里的山東省棲霞市蘇家店鎮小徐家村,黨支部書記王銀山也憂心忡忡:" 我們果農總是認為,如果我們多給果樹施肥,我們就能高產,但由于他們的外表和品味差,他們總是賣不出去。
水果和蔬菜的香味,我們怎么才能給農民送滿 "金" 呢?"山東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蔣元茂發現王銀山的果樹" 減肥計劃 "。經過多年的研究和生產驗證,我們的團隊使用葉面肥、微生物肥和有機 - 無機復合肥等蘋果專用肥來減少化肥的用量,并結合我們的改良、修剪和病蟲害綜合栽培管理技術,在不增加甚至降低果農種植成本的情況下,使每畝產量提高 10% 到 20%。
專家挨家挨戶 "指導,果農不太買賬。有一次,蔣元茂跑到地上演示蘋果樹的修剪方法。果農們發現一棵生長結構紊亂的果樹,村里沒人能把它切成" 試驗 "。蔣元茂用剪刀解釋了果樹長得這樣長的原因,修剪了它們,用幾個字剪下來,原來雜亂無章的蘋果樹" 變了臉 "。
沒有兩把刷子,我真的不能給果農講課。我經常受到他們的 "考驗"。蔣元茂說:" 但是,在突破‘考試’之后,任何果農將來都能聽得到。
姜遠茂正在更新果農的種植方法,而趙俊則在尋求溫室蔬菜越來越穩定的銷售。
趙俊通過 "消費扶貧" 政策,首先向朱榮德提交了 200000 元的分階段收購協議,繼而還參加了 "指定扶貧區農產品推廣會議",達到了 300000 元的銷售意向,同時積極與當地超市、餐館聯系,建立了長期的采購合作關系。
趙書記聯系的銷售渠道不僅挽救了棚子的‘生命’,還送去了整個花園的‘黃金’。朱榮德說,2019 年,壽光村的菜棚扭虧為盈。今年,銷售了 7 萬多斤蔬菜,收入 150000 元。最多種植了十幾個蔬菜品種,如茄子、辣椒、南瓜等。
蔣元茂還在山東、陜西、山西、甘肅等主要的蘋果種植省,向 400 多個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的農業經營主體推廣了科學減少化肥使用、規范栽培管理技術等蘋果園經營的 "秘密"。
在江先生的指導下,我們一家不僅每年可以省下近 2 萬元的化肥錢,而且蘋果也很漂亮可口,比周圍果農的蘋果多賣近 1 元 / 斤。"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金蘋果’!" 山東省煙臺市雷山區官莊村的果農姜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