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媒體:澳大利亞應遠離美國對中國的道德考察
目前,澳大利亞國內反華言論過多,對美國帶來的利弊認識不足,或認為美國的反華政策使澳大利亞處于危險之中。正如《悉尼先驅晨報》國際編輯彼得·哈徹(peterhatcher)最近所說,“美國的燈塔越來越暗,澳大利亞需要照亮它的道路。”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也是過去40年中唯一沒有打過仗的大國。中國不支持代理戰爭,美國也卷入了一系列戰爭。僅在奧巴馬執政的最后一年,美國就向7個國家投下了2.6萬枚炸彈。
一些反華狂熱分子似乎健忘。我們也許不喜歡中國的霸氣,但請記住,英國在19世紀是個霸王,二戰后的美國也是。他們都使用炮艇和軍事干預來支持他們的霸權,而這些都被當代中國拋棄了。同樣,北京對新疆、西藏和香港的做法可能不符合西方的標準,但這些問題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背景。
美國學者喬治·凱南曾撰文指出道德和外交政策的危險:我們在譴責中國內政時應該保持克制,就像我們在譴責美國的種族主義、嚴重的不平等和過度的槍械暴力一樣。
不管西方人怎么看中國,中國政府已經讓數億人擺脫了貧困,這是歷史上人類物質福利最大幅度增長的一部分。中國對聯合國維和和反恐的貢獻比任何國家都大。如果美國對中國的“戰爭”是由某種道德法則驅動的,那么澳大利亞與華盛頓的非批判性考察將是最令人擔憂的。像其他謹慎的亞洲國家一樣,澳大利亞應該與華盛頓保持距離,展示其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