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清腸有運動、按摩和飲食三種方法
醫院門診病人的癥狀又怪又怪,如呼吸沉重、持續咳嗽、面部黃褐斑、痤瘡、膿斑遍地開花、潰瘍長期不愈合等。其原因與腸道積聚密切相關。
便秘導致毒素在體內沉積,已成為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便秘首先與油膩的飲食有關。有些人常吃酸菜魚、麻辣雞等咸、稠、膩的食物。腸胃積熱后,津液被消耗,腸道干枯。有些人喜歡生冷生冷,如柿子、海鮮等,它們消耗陽氣,陰涼氣聚集在集體,凝結腸道。其次,便秘與情緒低落和缺乏鍛煉有關。現代人壓力大,經常多想或久坐不動,容易導致大腸氣滯。
在日常生活中,毒素會不時產生。如果腸道不清,長期便秘、肥胖、體味、消化道疾病、內臟功能也會下降。預防便秘有三種方法:運動、按摩和飲食。
練習清腸法。在全身運動的基礎上,重點加強腰腹部的伸展和扭轉,如彎腰深彎、走貓步等;采用腹式呼吸,吸氣時緩慢使小腹充氣,呼氣時緩慢收縮下腹,可以增加腸道運動;可以做仰臥起坐,增強腹肌的力量,改善排便功能。
按摩清腸法。可采用坐姿或仰臥位,自然呼吸,雙手合十手掌放在肚臍腹部: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搓72圈,然后起身散步一會兒。同時,按摩天舒(肚臍兩側三橫指)的效果更佳。用食指、中指按摩穴位,呼氣時按壓,吸氣時放松,10次為一組,做兩三組。
吃清腸法。選擇淡鹽水、紅小豆或醋泡黑豆。根據中醫子午退潮理論,從清晨5:00至7:00,手陽明大腸經氣血最為旺盛。在此期間,溫服約200毫升淡鹽水,清腸效果最好;紅豆的功能是促進水分消腫、排毒排毒,所以建議用紅豆燒水或煮粥;醋泡黑豆和蜂蜜,每天吃3-6片,能達到清腸的效果。另外,我們可以用一些藥食兩用的中藥,如雞骨、鐵棒山藥、蘿卜籽開水代替茶水,山藥有滋補脾陰、補腎的功效,臨床上常用的滋胃通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