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陽草根食品安全局促進農村特色產業發展
松江縣千年農耕文化魅力深厚,傳統特色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眾多,如茶葉,紅糖等。由于該縣以山區為主,小作坊呈現出規模小,數量多,分布散等特點,加工管理非常不規范。近年來,松江縣以維護食品安全為底線,著力加大基層食安辦建設,成功實現了基層食安辦有序,規范,高效運行。在食安辦的牽引下,松江縣培育了名優食品工坊,上寮山村和蔡寨村農村家宴廚房,石康豆腐工坊集聚園區,石康白酒工坊集聚園區等一系列省級特色亮點項目,有效促進了當地豆腐,白老酒等特色產業的健康發展。"。
我們豆腐店的墻壁和頂部都鋪滿了瓷磚,整個都是干凈明亮的,我們也有自己獨立的包裝。"松江縣松江石倉豆腐車間負責人李曉英說,在當地食品安全辦公室的支持和指導下,他的豆腐車間已經從一個小加工車間轉變為一個省級名優食品車間,有很大的發展前景。
經營者正在制造油豆腐
在建設過程中,大東壩鎮率先完成了四星級食品安全辦公室的標準化建設,形成了管理基層食品安全、幫助地方特色產業等方面的經驗,為松江縣基層食品安全辦公室的建設提供了一個建設模板。"我鎮是第一個實行食品安全委員會‘雙主任’制度的城鎮,由市委書記、市長擔任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率先全面開展工作。"大東壩市人大副委員長方偉才說,該鎮自上而下十分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只要村民反映問題,就立即到村里去了解情況,解決問題。
墨石倉的改良托福廣場
全鎮有107個食品廠,經過整改監督,已經整合了近50個酒廠和豆腐車間的小作坊。"面對該鎮白葡萄酒、豆腐等特色食品行業的"小分散"問題,該鎮食品安全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下村指導,宣傳安全生產的重要性,規范管理,充分發揮"指揮棒"的作用。到目前為止,該鎮的所有小作坊都已翻新,11個小作坊在翻修期間已經關閉,其中包括9個釀酒師、2個豆腐車間和4個在關閉后重新組織和開放的車間。
當規模較小時,有必要大規模地這樣做。自2019年以來,豆腐作坊、油茶作坊、白葡萄酒作坊相繼在該鎮建成,可達到正常生產。方偉才介紹說,大東壩鎮投入豆腐工業450萬元,白酒工業750萬元,同時統一培訓車間工作人員,促進規范化管理,為小作坊創建示范模板。
大東壩鎮的大規模加工,使周邊加工者加工了300000斤以上的豆腐、5萬斤以上的油豆腐和100多萬斤白葡萄酒,在閑置土地上種植了500多畝原大豆,60多人受雇于當地的剩余勞動力就業,實現了產業的集體收入和可持續發展。
大東壩鎮食品安全局還指導成立了強大的村鎮公司、豆腐合作社、白葡萄酒合作社等,通過資源整合、質量統一控制,確保泡泡豆腐、白葡萄酒等的質量和安全。"事實證明,每個人都是在家庭基礎上加工的,發展不平衡、不規律。今天,我們提供公共加工場所,我們可以把我們的訂單添加到合作社的生產中,合作社可以以統一的方式購買、出售和解決這些問題。方偉才說,食品安全辦公室鼓勵合作社成員在豆腐、白酒等行業開展合作,目前合作社吸引了100多名成員,農民收入增加到3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