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國”重要進展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10月30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工程重要進展工作會議,通報了甘肅夏河白石崖溶洞遺址、青海都蘭熱水2018年雪衛一號墓等兩項重要考古成果。其中白石崖溶洞遺址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甘家鄉。出土地層主要形成于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距今約19萬~3萬年。它是青藏高原已知最早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埋藏地層可靠,考古遺跡豐富??脊胚z跡主要由大量石制品和獸骨為主。遺址早期出土了一具人類下頜骨化石,經鑒定,這是大約16萬年前的杰尼索瓦化石。該遺址是東亞第一個發現丹尼索瓦化石和丹尼索瓦DNA的舊石器時代考古遺址。它的發現和發掘是青藏高原史前考古學的重大進展,也是世界上丹尼索瓦人研究的重大突破。
表面上,仍有墓壁、祭祀建筑、封土和回廊。地下部分由墓道、屏風墻、走廊、大門、屋頂和墓室組成。在墓道中發現了一個長條形祭祀馬匹的坑,在墓葬的填充物中發現了烈士坑和烈士坑。墓室由一個主墓室和四個側墓室組成。墓中出土金銀器、青銅器等各類文物1000余件。2018年學衛一號墓是熱水墓中發現的結構最完整、最復雜的一座高級墓。該墓的發掘對研究唐(吐蕃)時期熱水地區的墓葬制度和墓葬習俗、大唐帝國與少數民族關系史、絲綢之路交通史、物質文化交流史等具有重要價值。
據了解,此次通報的兩項重要發現涉及青藏高原東、北部地區,是早期人類遷徙和歷史時期民族交流的重要通道,國家文物局將持續推動該地區的考古工作,支持考古單位及相關科研機構開展多學科合作,不斷深化中國境內人類起源與衍變、民族融合與文化交流等重要課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