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美育納入學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美是純潔道德和豐富精神的重要源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辦公廳和國家辦公廳近日發表了 "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期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提出要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貫穿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和人文素養。這份重要文件闡明了為什么、怎樣做新時期的學校美育,強化學校美育的教育功能,對引導全社會重視美育的價值,營造社會氛圍,共同促進學校美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推動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學校美育工作,把學校美育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學校美育事業跨越式發展。但從總體上看,美育在整個教育事業中仍是一個有待加強的環節。學校美育在改革發展中表現出三個不適應:學校美育與素質教育的要求還不適應;與推進教育現代化還不相適應;而且它們與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不相適應。"。
為此,確立了學校美育的三項原則:堅持正確的方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陶冶高尚情操,塑造良好心態,增強文化信心。"堅持整體"-- 完善全民學校美育機制,縮小城鄉差距和學校差距,使全體學生都有接受美育的機會。"堅持改革創新"-- 全面深化學校美育綜合改革,形成充滿活力、多黨合作、開放高效的學校美育新模式。
如何上好美育課?首先要認清美育的目標。把美育等同于技能教育,認為美育可能加重學生負擔,是對美育的嚴重誤解。美育不僅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精神教育,更是豐富想象力,培養創新意識的教育。對于廣大學生來說,在專業美育老師的指導下,參加合唱,群舞,課本劇等藝術實踐活動,既能豐富體驗,又能開闊視野。走進博物館,科技館,大自然等精彩世界,既能激發對歷史,文化,生命的敬畏,又能進一步追求人生的價值和境界。美育注重全面提高學生感受美,表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加強美育要與加強德育,智育,體育,勞動教育融為一體。"。
加強美育的滲透與融合,學校美育課程建設是重點?!兑庖姟肪o緊抓住課程這個關鍵要素和環節,從學科整合,板塊銜接,目標整合,教材滲透四個方面提出了實施構想。同時提出了學校美育教學的構想。提出了開設美育課程,構建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普及全民美育實踐活動,推進美育評價改革,促進高校藝術學科創新發展等五項具體改革措施。美育不是一日之功,尤其是腳踏實地,久久為功。目前,學校美育實現了從城市到農村,從單一欣賞到綜合實踐,從線下探索到線上分享,從校園到家庭,社會等一系列巨大轉變。但也要看到,加強美育薄弱環節,需要學校和社會各界齊心協力,為新時期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提供實踐支撐。"。
美育不是 "無用",而是真正的 "大功告成"。物理學家錢學森好書畫、園丁、古建筑師陳從洲熱愛文學,農業科學家袁隆平喜歡小提琴,在創造美的同時享受美,在各自領域以杰出的綜合素養贏得榮譽。新的時代和新的征程呼喚全面發展的支柱和肩負起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的新來者。當美育的種子播撒到每一個年輕的靈魂中時,青春的美麗花朵將一個接一個地在中國大地上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