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糧食節約“減排”“回收”同步進行
在韓國,"節儉養德" 已被許多家庭視為教育子女的信條,但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再加上飲食文化的發展、家庭小型化等因素,食品浪費逐漸成為困擾韓國的主要問題。
韓國農村經濟研究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 年至 2018 年,韓國糧食平均年自給自足率約為 23%,遠低于 101.5% 的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在飲食方面,韓國的食物浪費問題更為嚴重。幾天前,韓國環境部向記者提供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韓國 2019 年廚房垃圾的平均日排放量高達 14753 噸,遠高于約 5000 萬人口。
韓國環境部資源回收政策局局長沈忠九日前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韓國廚房垃圾的大量排放有很多原因。例如,在韓國的飲食文化中,無論是在家吃飯,還是宴會上的客人和朋友,都強調食物豐富,吃飯一定有盈余;與此同時,韓國的晚婚晚婚、少數民族子女導致韓國家庭小型化的現象越來越突出。這些問題客觀上導致廚房浪費逐年增加。
韓國政府自上世紀末以來經常出臺相關政策,以解決廚房垃圾的不受控制排放問題。自 1997 年以來,韓國已開始執行禁止在某些地區直接填埋廚房廢物的政策,要求公眾將廚房廢物與一般生活垃圾分開。1998 年,學校食堂和外部餐飲設施等廚房廢物的 "大排放" 開始按照政府的要求定期提交廚房廢物減排計劃。2013 年,廚房垃圾排放 "從定量系統" 登陸,政府開始放棄廚房垃圾排放行為收費。
然而,這些努力似乎沒有達到 "踩剎車" 的效果。根據環境部的數據,韓國 2016 年至 2019 年的廚房垃圾排放量仍在逐年增加,過去四年平均每天增加 364 噸。沈忠九認為,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之一是人們的生活習慣在短期內不易改變。
因此,除了努力減少排放外,我們還在為我們的工作探索新的方向。例如,試著‘把廢物變成寶藏’。沈忠九說,韓國政府處理廚房垃圾的另一個方向是通過建設綜合廚房廢物處理設施來發展循環經濟。
他向記者展示了一套數據:截至 2019 年 3 月,韓國共修建了 33 座廚房垃圾收集和處置設施,實現了廚房垃圾的平均每天回收 13760 噸。其中,平均約有 6568 噸廚房垃圾用于生產干濕飼料,3706 噸用于生產肥料,2008 年用于生產生物天然氣。
沈忠九認為,廚房垃圾的綜合處理有兩個優點:一是可以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二是將廚房垃圾分類排放作為一種資源的回收利用,也可以產生很好的經濟效益。" 因此,目前減少排放和回收利用的政策是非常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