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子商務已成為疫情期間支撐“對外流通”的重要引擎
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由于近年來發展迅速,已成為支撐“對外流通”的重要引擎。在博覽會上,不少企業充分感受到了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蓬勃生機。政策和市場力量同時存在,讓大企業這一小套路背后值得期待。
“今年5月,我們正式進入國內電子商務平臺。但上架后,日銷售額迅速突破10萬元,完全是井噴式增長。”中國鼎盈(廣州)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楊文峰在交易會上是一張新面孔。剛剛進入中國市場的泰國燕窩品牌,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充分感受到了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旺盛生命力。
來自海關的數據顯示,2019年,通過海關跨境電子商務管理平臺實現零售進出口商品總額1862.1億元,同比增長38.3%。今年前三季度,這一數字已上升至1873.9億元,同比增長52.8%,遠高于外貿總體增速。
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由于近年來發展迅速,已成為支撐“對外流通”的重要引擎。在今年的交易會上,以跨境小包裝為支撐的大企業也吸引了更多企業的關注。
國際郵政公司(IPC)今年2月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全球39%的跨境網上購物來自中國。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跨境電子商務與貿易數字化發展論壇上,與會專家表示,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已走在世界前列。
在博覽會現場,許多參展商感受到了這種新的貿易形式帶來的發展紅利。在日本消費品企業獅子座的展臺上,一款在中國市場上銷售兩年多、銷量排在系列產品尾部的牙膏擺在了顯眼的位置。
“這款產品定位高端,屬于細分領域,需求相對較小,之前銷量平平。但今年,我們把這個產品放到跨境電商的貨架上后,情況就打開了,比傳統渠道增加了10倍多。”該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說。
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不僅帶動了進口。2019年,中國跨境電商直郵出口約20億件包裹。今年以來,全國許多地方的數據顯示,跨境出口一攬子計劃增長強勁。”《2020年中小企業跨境電子商務白皮書》顯示,在流行期內,84%的國內中小企業將轉變經營模式為在線經營模式。
11月7日上午,記者在文博會服務貿易大廳物流企業展區發現,展臺前人頭攢動,氣氛火爆。
一家來自湖北的外貿綜合服務公司正在到處尋找合作伙伴。”現在跨境電子商務在出口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特別是疫情爆發以來,國內企業在這方面的需求非常大。”該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公司與國內3.2萬多家小企業有合作,而來博覽會的目的是尋求海外保稅倉儲合作服務,幫助國內產品銷往海外。
商品“跑”得更快
“24小時內發貨,就像國內電商企業一樣”,“客戶收貨時間大大縮短,訂單得到充分保障”,“有了海外倉庫,退換貨非常方便”,不少與會物流企業表示,跨境電子商務的物流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對于習慣了“海外購物”的國內消費者來說,等待進口商品的時間越來越短;對于很多外貿企業來說,遠離海洋的海外市場也越來越近。但更快只是變化之一。以跨境電子商務為代表的貿易數字化轉型,可能對貿易和工業產生更深遠的影響。
“今年以來,這一流行病推動了數字貿易的發展。“新常態”為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中國企業創造了新的機遇,特別是在跨境電子商務領域。”ups中國區市場總監孟若迪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