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辦教育協會田光誠:與疫情相比,公民招聘對民辦教育的影響更大
近年來,隨著"促進私立教育法"的修訂,作為公共教育的補充,私立教育在學校數量、在校學生人數和普及率方面一直保持上升趨勢。
據教育部數據,2019年各級私立學校191500所,比上年增長8052所,占全國比例的36.13%,各類教育學生5616.61萬人,比上年增長238.4萬人,增長4.43%。
民辦教育已納入國家戰略,相關政策包括培訓教育、學前教育、網上教育、職業教育等,覆蓋面空前,國家從未如此重視教育,尤其是民辦教育。"浙江省發展民辦教育學院院長、中國民辦教育協會研究部副會長田光誠說,接口教育。
田光誠說:"由于疫情期間各類教育培訓機構頻繁發生地雷事件,國家對教育的態度一方面是促進教育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是加強規范化管理。加強資金監督是教育培訓機構治理的重要舉措。
然而,與疫情對私立教育的影響相比,田光誠認為,自2020年以來在全國實施的"公民招生"(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對私立教育的影響最大,尤其是對私立中小學的影響最大。
第一是學生素質。田光誠說,在公民同時招生之前,以浙江杭州為例,"許多家長會先讓孩子到私立學校報到,特別是在中小學,開辦公立學校。
市民同時入學后,家長須同時注冊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并選擇其中一所。其中一個可能的結果是,第一名志愿人士申請私立學校,但沒有被錄取。同時,公立學校的數量已滿,只能被迫在學區內相對薄弱的學校就讀。
此外,公民呼吁在全國統一實施計算機排名。這曾經是私立學校在學生來源方面的入學優勢,我們可以選擇一個好的學生來源,但現在這個優勢已經消失了。"田光誠說。
他還透露,今年杭州私立學校的招生比例約為1.1%。過去,這一比例高達8%,有些學校甚至達到40:1。
根據行業細分,私立教育行業可分為學前教育、K12教育(基礎教育)階段、高等教育和職業培訓等幾個分支。
根據安信證券日前的統計,幼兒園的私立教育滲透率最高,從2004年的28%上升到2019年的56%;在私立高等教育階段中,總體水平和速度僅次于幼兒園階段;私立中學的滲透率在10%至20%之間,私立小學的滲透率最低,不超過10%。
安信證券分析師認為,從供求的角度來看,由于我國高質量教育資源的匱乏和繼續教育的巨大競爭,課外輔導基本上是一種僵化的需求。
此外,K12階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試錯成本較高,目前離線輔導相對有效。在進一步研究的疊加路徑的推動下,對K12階段課外訓練的需求依然強勁。
在K12的不同階段,新推廣的高等教育有一定的發展潛力。根據安信證券的數據,由于最初的環節大多是學區的住房部門,整體轉型率超過90%,義務教育階段基本覆蓋。
而新升格的高中,即與中學入學考試環節相對應的,我國的總體初始升學率不到60%,是整個學習機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即40%的學生不能上高中,轉向其他途徑。
此外,私立高等教育的滲透性也有增長的空間。根據Frost Sullivan報告,私立高等教育的總收入從2014年的829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180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9.2%。預計到2023年將增加到163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