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著電腦刷手機,可能會使你的記憶越來越差
如今,年輕人一邊看電腦,一邊玩電腦,已經成為大多數年輕人的常態。一些調查顯示,青少年每天至少花11個小時在電子產品上,近29%的青少年是多任務的,也就是說,同時使用兩個或更多的電子產品。但是,它是運動還是對大腦的傷害來接收和處理信息呢?答案可能有利于后者。
2014年,《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多個電子產品的同時操作(也稱為媒體多任務處理)可能會對人們的社交情緒和認知產生負面影響。在多任務的情況下,多個大腦區域發揮不同的功能,如前扣帶和后扣帶,參與回顧性記憶,而前額葉皮層則參與前瞻性記憶和行為規劃。長時間接觸新信息后,這些大腦區域的結構可能會發生變化。例如,控制情緒和調節沖突的前扣帶灰質密度會降低。
這種行為也會影響前扣帶和楔前葉之間的聯系,這與許多高級認知功能有關,如情景記憶。2018年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綜合研究表明,即使是成熟的大腦,長期暴露在這種環境下也可能影響認知、行為和神經元結構。除了影響大腦的結構,媒體多任務處理也會影響記憶。斯坦福大學教授安東尼D瓦格納等人的一項研究。2015年發表的研究表明,這種多任務處理可以影響人類大腦的工作記憶,甚至是長期記憶。
近年來,安東尼的團隊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一項關于媒體多任務行為的研究。
他們發現,有大量媒體任務的參與者工作和情景記憶能力較低。研究人員認為,在大腦準備好編碼神經信號和記憶之前,持續的注意力是至關重要的。然而,我們從一只眼睛來回切換到另一只眼睛的能力會被我們從一只眼睛來回切換到另一只眼睛的能力減弱。
此外,當人的持續注意力水平不同時,大腦形成工作記憶的能力也會不同,這種影響會延伸到人腦的長期記憶。”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系博士后研究員凱文·麥道爾(Kevin madoll)說:“傾向于多任務處理的人往往記憶力差,因為他們保持持續注意力的能力很低。”。2016年的一項研究檢查了149名參與者的大腦活動,其中包括13-24歲的青少年和成年人,他們在聽講座和閱讀時的大腦活動。結果表明,這種多任務處理不僅增加了大腦前扣帶區的神經活動,而且導致了記憶力的下降。
多任務處理使大腦更容易探索而不是記憶。是什么讓注意力更容易丟失?一些研究人員推測,在“探索”(新內容)和“挖掘”(與記憶目標有關的內容)之間存在平衡。然而,在媒體多任務狀態下,隨著接觸信息的增加,視覺接觸信息的范圍擴大,大腦似乎更傾向于“探索”狀態,這種狀態更善于發現更多新信息,而不是記憶與目標相關的信息。
雖然人類大腦已經進化了很長時間,但大腦處理信息的方式可能沒有太大改變。一些科學家說,當涉及到像潮汐一樣的信息時,大腦可能會受到長期的損害。一些記憶訓練和干預措施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了探測器,可以監測一個人瞳孔的大小,它可以提醒佩戴者注意手頭的任務。也許這種設備會成為學校和家長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