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11.11”“買書如山倒”的年輕人
中國現代和當代作家能收集到的全部藏品是什么?"是××出版社的紀錄片系列全部售出嗎?有人會買一套翻譯成中文的學術名著嗎?" 以上問題是豆瓣集團(以下簡稱 "倒書組") 的一個典型話題。
它已經達到了每年的 "雙 11",這是每年唯一的狂歡節,而另一個是今年上半年的 "618"。尤其是在圖書促銷的高峰期,這個團體的帖子數量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增長。這對 460000 多名成員來說并不奇怪。
在圖書倒置組中,買一本書是一項技術性工作。在網購節期間,企業設置了奇怪的規則,資深團隊成員可以清楚地執行。完整 100 元減去 50 元,學會如何將訂單組合到完整的 100 元倍數,屬于入門級;疊加使用 400 元減去 100 元的優惠券,從而以 2.5% 的折扣價取勝,是正確的姿態。當然,在一天結束的時候,根據速度的不同,平臺上發布了大量的優惠券被一剎那搶走了,一些清晨的優惠券,用來早早睡覺是對小組的一次考驗。
一套 "周作人全集" 作品的價格有多低 ",定價近 2000 元,是圖書倒裝組成員津津樂道的話題。從半價到實際付款 620 元 -- 最后以不到 70% 的折扣買下了這本書,豆友的神性操作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了樓價。直到平臺告訴我們:這本書已經賣完了,請耐心等待下一次的到來。
有時,平臺或商家的 "Bug 價格" 是一個意外的驚喜。企業在開展促銷活動時,往往會選擇打折促銷的類型。質量差、印刷粗糙、閱讀價值低的書更容易出現 "神性價格"。然而,圖書倒置組的一名合格成員永遠不會滿足于 "99 元可選 10 冊" 的游戲。只有當企業有意或無意地將收藏價值高的書籍納入超低價格促銷的順序時,它們才會果斷地這樣做。當然,這些機會是轉瞬即逝的,企業要么迅速取消報價,要么宣布其 "缺貨"。
隨著時間的推移,潛伏在圖書倒裝組中的出版商也找到了絕食營銷的途徑。每當這本書匆忙出版時,就只會發布有限的優惠商品,甚至一些學術著作也無法擺脫庸俗。經過一些炒作之后,只有少數讀者真正買到了實惠,而絕大多數消費者可能只需要孤獨地購買。
在圖書組中安慰自己的最好方法是聲稱買一本書也是一種理財的方式。"事實上,有些書在不久的將來不會被重印,在二手書市場價格上漲的時候,有些甚至是價格的幾倍。也有書籍,因為電子商務的推廣力度太大,購買后的二手買家也可以賺取差價。然而,這些都是偶然的情況,即使他們在" 財務管理 " 的意義上取得了成功,有多少真正的書迷愿意把手中的書轉移到別人手中來兌現呢?
經驗豐富的戰斗智慧和勇氣,展示成果的接收環節,經常伴隨著大量書籍出版的照片。在圖書倒置組中,許多人在家里的書房就像一個小圖書館,書架上已經滿了書,多余的書只能在地上編碼,堆起來,這是標準配置。真正的上帝買了一棟別墅,以建立一套藏書。
作為一個致力于指導人們如何購買書籍的團體,書籍版本知識自然是必要的,這與相應的價格相對應。特別是全集的名家們已經進入了公共版權的范圍,因為有大量的版本,也要仔細挑選。以魯迅的完整作品為例,雖然內容大致相同,但人文社會的版本往往在祭壇中間受到崇拜,自然價格也很高。一些出版業的新星在他們的廣告中強調,"當年的原版沒有被刪除",也可以贏得一群粉絲。最不受歡迎的是封面設計,排版,紙張薄版,當然,他們的價格也是最低的。老實說,如果你不挑剔的話,魯迅的這些完整的作品可以滿足欣賞魯迅作品魅力的基本需求。
事實上,買書不僅涉及到數學和經濟學的常識,也涉及到對家庭倫理之間關系的深刻考驗。在這一點上,圖書倒置組提供了大量的實地調查數據。
另一個熱門話題是如何在家人不知情的情況下把成箱的書放在家里。一位團隊成員說,因為家里的書架滿了,所以他不敢在家里撿,所以他把書藏在車的后備箱里。但是,有一段時間他沒法把書藏起來。隊員最擔心的是,他的家人會開車,發現后備箱和后座被書占為己有。
一家人外出時預約送貨員帶書,把書塞到房間的角落里,是圖書倒裝組成員解決購書引起的家庭矛盾的一種常見方式。在"你把書藏在書房里的方式"的貼子上,有很多熱心的網友:回家時躲在門鞋柜里,半夜溜進書房;把快遞箱偽裝成小吃盒,然后把它送到單位,一次帶一兩個回去。一個團隊成員,作為一個父親,給他的女兒這個問題:父親的單位里有40本書,每天有2本書,每五天有10本書被買一次。你能把它帶回家幾天?
有些隊員鄭重地說,他們每年都會和家人坐下來討論預算,如果當年的預算不花,可以累積到下一年。當然,如果你遇到合適的宣傳書,預算不足,那時候也不是不可能透支的。
就像胡適今天對打撲克牌感到難過一樣,如何戒掉買書和吸毒的習慣也成為了這個群體中一些理性人士關注的問題。"有些人想出了一個主意:每當你想買一本書的時候,試著把家里最重的一本書塞進你的背包里,跑兩圈,抱著一整盒書蹲下來,把頭靠在頭上,或者把仰臥起坐。然而,關于這個話題的討論往往會漏掉,比如"幾個月后,我發現我可以背誦更多的書。
在一個專注于買書的群體中,嘗試開始閱讀總是不合適的。因為談論閱讀率總是會讓團隊中的同事羞愧地低下頭,所以最好不要這么說。晚期倉鼠患者在他們面前面對精神食物只是為了看封面--事實上,僅僅是書脊就足以讓他們滿意。至于閱讀的問題,我們一直在四處尋找,期待著找到一條縫進去。
當然,書是用來閱讀的。不閱讀內容,你就無法意識到內容的價值。在圖書集團的很多成員看來,書籍其實已經變成了簡單的消費品,這符合當下消費主義的趨勢。在下訂單之前,我不考慮是否真的能讀完這些書。我只對付款時間的興奮和收到貨物的短暫樂趣感到滿意。正如 book Down 集團的公告所說:“買書時總有囤積的熱情。讀書的時候,沒有時間,沒有心情,沒有機會,沒有耐心。成堆的紙帶著怨恨的目光看著我,黑天鵝之父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他的作品中提出了“反圖書館”的概念。他認為,讓自己置身于大量未讀的書籍中,不斷提醒自己知識有限和無知。這些未讀的書構成了“反圖書館”。問題是,你是否真的通過提醒自己的無知而獲得對知識的熱情?
有人指出,買書現象就像是一場大瀑布,表現出“填飽了自己的焦慮”。有人認為,當你最想讀這本書時,它正好在你手中。因此,滿足這種焦慮的代價可能很大。眾所周知,許多著名作家不收藏書籍,這不僅是因為可以理解的經濟原因,而且因為一本書的收藏不能過著漂泊的生活。
下次你清空購物車時,記得提醒自己買書并不比買化妝品、零食或珠寶更高貴。你剛剛完成了一個復雜的計算,你在爭搶中獲得了第一個機會,家里就只有另外一個空余空間來存放圖書,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