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新鮮的生牛奶和預防傳染病
最近成了一個熱門詞。今年9月初,陜西省西安市的一名兩歲女孩因在市場上飲用新鮮羊奶感染了布魯氏菌病,引發了激烈的討論。8月3日,陜西省疾控局發表了關于"生奶不能喝"的相關文章。文章顯示,最近該省出現了一些因飲用未經消毒的生奶而引起的布魯氏菌病病例。
如今,圖片中有不少"新鮮"的人,許多人認為牛奶更生態、更環保、更安全。這就是大家都認為的那樣嗎?布魯氏菌病是什么樣的疾病?
布魯氏菌病可被拖入慢性疾病而致殘
布魯氏菌病是由布魯氏菌病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天津市南開醫院傳染病科主任、傳染病管理科主任徐通白說,布魯氏菌病主要存在于牛、羊、豬等牲畜和野生動物中,人接觸后也可以感染。雖然人類一般對人很敏感,但一般不會傳人。
布魯氏菌病最明顯的癥狀之一是不明原因的持續發熱(包括低燒),伴有夜間出汗、肌肉和關節酸痛、疲勞倦怠、體重減輕等。"徐通白說,發燒會持續很多天甚至幾周,癥狀不會加重或緩解。雖然服用解熱藥是有效的,但一旦療效消失,體溫就會再次升高。它會導致全身疲勞,降低工作能力,嚴重甚至喪失能力,因此布魯菌病也被稱為"懶惰人病"。
布魯氏菌感染是相對特殊的,屬于細胞內感染,經白細胞吞噬繁殖后,在白細胞內引起血流量感染,故早期影像學檢查無明顯病變,容易誤診漏診。徐通白說,"當有不明原因持續發熱時,有動物接觸或飲用新鮮牛奶的病史,一定要通知醫生,并通過血液試驗、細菌培養和血清學檢查進行診斷。
早期布魯氏菌病的治療相對容易。目前,對癥治療有專門的藥物,雖然療程相對較長,但基本上可以治愈。"徐通白提醒說,如果布魯氏菌病長期得不到對癥治療,雖然不易死亡,但病原體會進入器官,成為一種難以治愈甚至致殘的慢性疾病。例如,最常見的病菌進入血液循環豐富的脊椎骨,導致骨骼變形,導致勞動能力喪失;病菌進入生殖系統,導致男性睪丸附睪炎,導致不育。
食物和接觸是感染的兩個主要途徑
第二,接觸受損的皮膚和粘膜也會引起感染。"這種感染途徑主要來自職業接觸,尤其是從事牛羊飼養的牧民。徐通白解釋說,感染家畜的組織、血液、尿液、陰道分泌物和流產產品中存在大量布魯氏菌病,特別是在胎盤中。當人們宰殺、接生和喂奶牲畜時,如果皮膚受損,沒有手套、口罩、護目鏡等,細菌就會通過受損的皮膚或粘膜(包括結膜)進入人體。
雖然在溫和的條件下,布氏桿菌病可以在毛皮、水和干燥土壤中存活數周至數月。然而,它對高溫、高濕和光照的耐受性不強。在100攝氏度的干熱條件下,它可以在7或9分鐘內被殺死,在80攝氏度的濕熱條件下消毒只需6分鐘。它不能在直射陽光下存活4小時。
所以一般人很容易預防布魯氏菌病。"徐通白建議,最好買成品牛奶,可靠的奶源,消毒滅菌,其他治療也要更專業;生的和熟的板要分開,避免生肉被細菌污染的熟食,肉必須完全煮熟;不要買不明來源的肉,不要吃游戲;不要和動物密切接觸,接觸后要注意衛生,經常洗手。"-
如果你有類似的布魯氏菌病癥狀,你必須及時去正規醫院看醫生。"徐通白提醒說,不要在家里服用解熱藥,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