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今年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訓計劃吸引160000名大學生參加該項目
今天,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焰,表示,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需要,是我國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需要。
怎么做?據吳焰介紹,概括起來有“六起”:一是建基地、立樣板。教育部會同國家發改委建立了19個國家級創業示范基地。此外,教育部還建設了200所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學校,以改革標桿和示范引領高校創新創業改革深化。
二是制定標準,質量已經確立。教育部專門印發了《國家本科專業教學質量標準》,明確了各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要求和課程要求,為高校創新創業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據。第三是加強課程的基礎。打造線上線下創新創業“黃金課程”,200所創新創業改革教育示范學校,開設3400門創新創業教育網絡公開課,“專業與創新融合”特色示范課程6500余門。在校大學生達到3400萬人,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不斷完善。
四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結構。聘請社會各界優秀人才擔任創新創業教育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其中,各校示范校現有專任創新創業教師1.7萬余人,兼職教師4.2萬人。組織開展雙創教師培訓近4000人次,培訓教師34萬人次,有效提高了創新創業教師的教學水平。
五是推進政策,活力倍增。全面實施彈性學制,支持學生創新創業。建立創新創業學分積累轉化機制,建立網上公開課學習認證和學分認定制度。對于每個示范學校206萬名大學生來說,5年期間有3700多名學生暫時停學自主創業。
六要加強實踐,提高能力。今年共有3.8萬余名大學生參加了國家創業培訓計劃,16萬余名大學生參加了國家創新計劃。
吳焰說:“我們要通過教育理念、質量標準、教學方法、體制機制創新、技術方法、質量文化等方面的綜合變革,使‘我敢突破、我會創造’成為新時期高等教育新的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