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簽署解讀:全球規模最大自貿協定此時達成有3大的意義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 "第四次領導人會議舉行。東盟 10 個國家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 15 個國家正式簽署了"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 "(RCEP),標志著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締結。
據報道,RCEP 的簽署儀式當天以視頻形式舉行,15 個 RCEP 成員國的經貿部長在儀式上正式簽署了該協議。
李克強總理在 11 月 15 日上午舉行的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 第四次領導人會議上說,作為世界上參與人口最多、成員結構最多、發展潛力最大的自由貿易區,RCEP 的簽署不僅是東亞區域合作取得的里程碑式成就,也是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勝利,必將為本地區的發展繁榮增添新的動力,為世界經濟的復蘇作出貢獻。
李克強指出,在當前國際形勢下,經過八年的談判,簽署了 RCEP,使人們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和希望,表明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是主要道路和正確方向,仍然是世界經濟和人類的正確方向。讓人們在面對挑戰時選擇團結與合作,而不是沖突與對抗,選擇互相幫助,同舟共濟,而不是以鄰為壑,放任自流,向世界表明,開放合作是各國實現互利、互利合作的必由之路。
記者說,在國際經貿背景下,RCEP 的正式簽署具有三大重要意義:第一,締結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在多邊經貿合作受阻的情況下,進一步推動世界貿易自由化;第二,在當前疫情破壞全球供應鏈的情況下,亞太地區國家正式簽署 RCEP 對全球供應鏈的恢復具有重要意義。第三,亞洲經濟一體化邁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中國最終達成了自己的巨大自由貿易協定。
東盟十國在 2012 年推出的 RCEP 是一項以發展中經濟體為中心的區域自由貿易協定。15 個成員國分別是東盟國家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該貿易協定涵蓋兩大洲,包括日本和澳大利亞等發達經濟體,以及柬埔寨和老撾等欠發達國家。各國在投資、競爭、知識產權等領域有不同的政策,因此被稱為最復雜的貿易談判之一。
RCEP 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因為它涵蓋 22 億人口,約占世界總人口的 30%。2019 年,15 個成員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 25.6 萬億美元,占全球經濟總額的 29.3%,區域內貿易額為 10.4 萬億美元,占全球貿易總額的 27.4%。
商務部研究所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告訴中國,對中國來說,RCEP 成功簽署的重要意義之一是它與日本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這是中國與東盟國家、韓國和澳大利亞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而不是與日本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這是一個重要的突破。
11 月 15 日,中國財政部還表示,RCEP 協議下的貨物貿易自由化取得了豐碩成果。各成員國之間的關稅優惠是基于承諾在十年內立即將關稅降至零,而自由貿易區有望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實現重大的分階段建設成果。中日兩國首次達成雙邊關稅減讓,取得了歷史性突破。該協定有助于實現該地區高度的貿易自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