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區域合作的標志性成果
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是符合各國發展利益的歷史潮流。維護多邊主義,堅持開放合作,是應對風險挑戰、促進共同發展的正確選擇。11 月 15 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簽署。作為世界上參與人口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由貿易區,這既是東亞區域合作的標志性成果,也是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勝利。區域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將實現區域內國家間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的高度開放,大大提高區域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增強區域吸引力和競爭力。它不僅將有效推動地區經濟整體復蘇進程,而且為地區發展繁榮增添新動力,將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八年磨一劍證明了面對面的智慧和力量。東盟于 2012 年推出了 RCEP,旨在降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建立統一的市場。經過 31 輪正式談判,我們克服了許多困難。特別是自 RCEP 成員今年克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來,市場準入談判已全面完成,法律文本 1.4 頁多的審計工作也已完成。協議最終如期簽署。這是近 20 年來東亞經濟一體化取得的最重要成果。
在 RCEP 談判中,中國推進開放與真誠合作的行動備受關注。中國堅持開放包容、互利合作的原則,參加了歷次領導人會議、部長級會議和技術談判,本著“促談、促合作、促便利”的精神,推動解決談判中的難題。《外商投資法》的正式實施和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的不斷減少,為我國參與相關談判創造了良好的氛圍、豐富的經驗和制度保障。這不僅是中國自身發展的需要,也將更好地造福各國人民,凸顯大國責任。
RCEP 的簽署將激發區域合作的活力。RCEP 有利于促進形成統一的區域規則體系,消除貿易和投資壁壘,大大提高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程度。新的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導致國際貿易和投資急劇下降,世界經濟嚴重衰退,RCEP 將極大地激發商品、技術、服務、人員和資本流動的活力,有助于維護區域產業鏈的穩定和暢通,幫助所有成員國克服疫情帶來的挑戰。新加坡《聯合早報》指出,RCEP 的簽署將為區域經濟合作注入強大動力。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RCEP 將為全球經濟貢獻約 1186 億美元,并幫助每個成員國的經濟總量增長 0.2 個百分點。
RCEP 的簽署為全球開放合作樹立了標桿。RCEP 是一項全面、現代化、高質量、互利共贏的自由貿易協定,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兼顧了成員國對外開放的承受能力。簽署協議的 15 個國家包括東盟十國和中國、韓國、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有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一些國家給出了一些過渡性的安排,這充分體現了最大公約數的發展參與者的需求,為建立互利共贏的國家間不同發展階段的自由貿易制度和制度樹立了良好的示范。協議的簽署充分表明,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是主要道路和正確道路,仍然代表著世界經濟和人類進步的正確方向。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區域經濟伙伴關系將對促進全球自由貿易和多邊貿易體制的發展發揮積極作用。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說,這是世界向前邁出的一大步,標志著我們集體致力于維持開放和相互關聯的供應鏈,促進更自由、更緊密的相互依存。
路雖遠,路必來;路雖艱難,也必成就。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是符合各國發展利益的歷史潮流。堅持多邊主義,堅持開放合作,是應對風險挑戰、促進共同發展的正確選擇。開放、合作、團結、共贏的信念值得堅持。雙邊、多邊和區域合作要向前發展。只要各方有堅定的信心,攜手合作,就一定能夠為東亞乃至人類創造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