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現更高質量的全面發展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在浦東開發開放三十周年慶典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地指出,我們越是面對挑戰,就越要遵循歷史進步的邏輯,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順應人民的期望,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志。改革開放 40 年來,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共建 "一帶一路",從舉行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到克服疫情沖擊加快開放步伐,我國堅持打開國門,成功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轉折,既發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不斷發展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實踐證明,過去 40 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條件下進行。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這是中國立足現實和長遠發展需要作出的戰略抉擇,也是以實際行動推動經濟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上海是一個輝煌的城市,是一個奇跡不斷見證的地方。浦東改革開放 30 年來取得的顯著成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提供了最生動的現實證據,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最生動的現實寫照。在新時期中國發展的宏偉征程中,浦東必將成為更高層次的改革開放先鋒,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領導者,體現 "四個自信" 的實際例子。上海一定會創造新的奇跡,給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營造新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