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松水間,“火焰藍”的夢想
吉林省林火旅延邊支隊和龍森林消防隊歷來把支持政府、愛護人民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十五年來,旅社與賀龍市文化街的文輝社區合作,以 "以民為父母,以居民為故鄉" 為維護民族團結、建設和諧龍的典范。該隊被吉林省委、省政府評為 "吉林省軍警人民共同建設先進的精神文明建設單位"、"延邊地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 等。
共建共建,和諧家庭
長林消防隊位于中朝邊境,也是朝鮮族的聚居區,多年來繼續開展民族政策教育,使戰士了解朝鮮族,自覺尊重少數民族風俗,每周六與社區學校進行人才培訓,邀請常駐教師對隊員進行韓語培訓,開展 "一天一國語言學習,每周一次學習民族習慣,每月一次參加民間活動,每月唱一首民族歌曲"。
多年來,大隊通過 100 多名有資質,有思想的班長骨干,對市直學校,林場,企事業單位進行軍事訓練和森林消防業務培訓。這個旅把每周日定為 "社區幫扶日",指戰士和廣大社區干部義務到困難群眾家中,送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通過與魏學廷,徐長旭,朱金榮,連壽根等 8 名貧困群眾,殘疾軍人,失學學生結成扶貧夫妻,幫助孩子上學,指導學業,為孩子購買學習用具和家庭生活用品。2017 年,2018 年,大隊連續第二年與街道,社區在市中心廣場舉辦文藝演出,受到群眾熱烈歡迎。大隊還積極幫助社區清理衛生死角,整治人居環境。他們和社區共同開展了創建 "綠色社區" 活動。他們從營前還路于民,還綠于民,修補門前近千米泥濘路段,在路邊植樹,讓社區面貌煥然一新。"。
15 年來,大隊官兵定期到幼兒園,學校,社區,敬老院免費理發,義務工作,送去學習和生活用品。每年 "五一","十一","元旦","春節" 等重大節日,大隊都與駐地文匯社區舉行慶祝活動,社區居民到營區為戰士包餃子,腌菜,送糕點。近日,社區開展了 "朝鮮族媽媽進營地" 活動,10 余名 "朝鮮族媽媽" 到營地進行慰問和演出。夏秋季節隊員退隊時,社區安排工作人員到營區慰問交流,為退役隊員胸前佩戴大紅花,為他們準備延邊特色旅游食品,讓消防隊員感受到社區的關愛。一系列的真愛互動,增進了雙方的了解,加深了魚兒的深愛。"。
支持施工并對工地作出貢獻
大隊把支持地方建設作為擁政愛民的重點。我們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體現在實際行動中,“視人民為父母,留在家鄉”。多年來,大隊積極參與和支持“希望工程”、“春蕾計劃”等社會公益活動。已向該網站捐款 6 萬余元。積極參與“全民義務植樹”和“全民健身長跑”活動,植樹 5000 多棵,草坪 1000 多平方米。大隊與居民文匯社區共同修建了一條 200 米的“排水溝”,為小區綠化美化做出了貢獻,被群眾譽為“金達來一樣的美人”。
發揚傳統,做應急事業的先行者。作為中朝邊境唯一的國家級和專業化防火滅火隊伍,該大隊多年來共執行滅火任務 60 余次,出動兵力 900 余人,滅火率 100%,獨立滅火率 100%。大隊發揚“一方有困難,另一方支援”的精神,想民心,急人民急。2010 年 7 月,賀龍市發生嚴重洪澇災害。該旅積極參與抗洪搶險和災后重建,發揮了國家隊和主力軍的作用。為提高社區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該大隊利用共建優勢,通過參觀、學習、講座、圖片展等形式,組織社區居民參加消防救援培訓,觀看隊員滅火救援演練,提高社區居民的自衛自救能力。
15 年來,大隊的指揮員和戰士們一個接一個地換了,但大隊和文匯社區的故事卻一直在繼續。”“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賀龍大隊與當地新型雙支隊關系的真實寫照。多年來,該大隊先后被吉林省委、省政府評為“吉林省軍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先進單位”;被評為“防汛抗洪先進集體”,延邊州黨委、政府“2010 年度搶險救災”,賀龍市委、市政府“支援政府、愛民先進單位”,14 人被市、街道、社區評為“有特殊貢獻的先進個人”維護民族團結先進個人和防火滅火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