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家庭,芬芳滲透千家萬戶的心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諧是社會穩定,家庭幸福是社會安寧,家庭文明是社會文明。近年來,各地在習近平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以提高公民素質、促進家庭和諧、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為立足點,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活動,創造家庭文明,促進家庭文明的形成。
美德傳奇 " 詮釋了幸福生活的真諦
金國芳,又名 "雷鋒奶奶",住在河北省石家莊市玉花區建南社區,在社區看來,金國放一家既傳統又時尚,不僅秉承敬老愛幼的美德,而且與時俱進,充滿了文明和新的習俗。
金國放是社區的站長學習雷鋒志愿者工作站 "。幾十年來,金國放和他的老伙伴郭培林教會了孩子良好的品德,樹立了孝順、愛、友誼、睦鄰友好的簡單家庭作風。
1992 年退休后,金國放全面從事社區志愿服務和各種公益活動,從處理鄰里糾紛、遺產分割、婆婆與兒媳爭吵,到解決居民家中水管堵塞、不取暖等,幫助無數人。
在金國放的家里,三代人相處得很愉快。金國放 28 年的志愿服務是教他的子孫的最好方式。在工作和學習之后,年輕一代也熱情地從事志愿服務。"金國放說:" 我們大家庭全年堅持家庭聚會。每個假期,我們的孩子都帶著我們的老夫婦去春游、采摘、看文藝表演、有時在家里唱歌、彼此相愛、相互理解和互相幫助。
金奶奶的日常家庭生活讓我看到了幸福。在金奶奶的影響下,社區中的許多年輕人也加入了 "學習雷鋒志愿者工作站"。目前,我們站已經發展了 11 支服務隊伍,有 2000 多名志愿者。社區居民肖揚說。
繼承家庭作風,引導德性崇拜走向善與新風尚
家庭是公民道德修養的起點,以良好的家庭作風支撐的社會必須是公民道德得以發揚的社會。
共產黨員總是聽從黨的號召,肩上扛著沉重的包袱。"回到 1972 年 6 月 1 日 -- 在英雄麥賢得和李玉芝的婚禮上,李玉芝唱起了" 他的心,向組織展示了他保衛英雄麥賢得、給他一個家的決心。這是我一生中所做的。" 李玉芝說。
李玉芝住在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江海街石榴石港社區。1965 年的 "86" 海戰中,雖然腦受重傷的麥賢得脫離了生命危險,但他幾乎所有的表達能力和記憶力都喪失了。
李玉芝作為一名一級傷殘軍人的妻子,嘗到了生活的艱辛。由于嚴重的腦外傷,麥賢德留下了創傷發作的后遺癥。為了更好地照顧馬先德,李玉芝四處求醫,自學各種藥理學和護理知識,每天記錄自己的情緒和生理變化。為了緩解丈夫的情緒,她買了一支書畫筆,讓丈夫學畫畫。在李玉芝的精心照料下,麥賢得的癲癇發作已經近 30 年沒有發生了。
在海戰中腦部嚴重受傷的麥迪爺爺堅持了三個多小時,直到戰斗結束。"他是為國家做出貢獻的英雄。" 饒平縣渝州鎮秋北小學的一名學生梅納說。退休后,李玉芝利用各種機會向孩子們講述革命傳統,發揚英雄精神,并利用 "育治咨詢室" 為軍事姐妹提供心理援助,依法解決她們的困難。每年,她們還會前往東海跳蚤旅,紀念 "海上英雄船" 所在的東海艦隊,以紀念戰爭的歷史、說話的傳統以及官兵的戰斗精神。
民族道德模范 "、" 國家文明家庭 "、" 戰斗英雄好妻子 "。在李玉芝看來,這些榮譽的精神是真正的傳家寶。" 每個家庭都承載著國家繁榮的希望,我們的小家庭和國家緊密相連,不斷向前邁進。" 她說。
互相觀望,幫助傳遞溫暖和力量
家是最小的國家,這個國家有數以萬計的家庭。在 2020 年,一場沒有火藥的戰爭意外地遇到了我們。有多少家庭站出來維護國家安全并示威;有些家庭堅持自己的工作,盡最大努力默默地做出貢獻。
面對新冠肺炎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市,李廷華一家帶領熱心民眾的公益團隊迅速行動起來,號召心理志愿者第一次進行心理援助,開通了 "綠色防疫渠道",及時為街道社區工作人員、黨員志愿者和普通市民提供心理咨詢,同時為一線衛生人員和被遺棄的面罩處置人員發送防護、銷毀材料。
在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查布恰爾錫波自治縣,防疫一線醫務人員的健康狀況影響著吳秀芳一家人的心臟。吳秀芳用兩位母親嫻熟的手給值勤的醫務人員送了一頓溫馨的心餐。
在遼寧省瓦房店市三臺滿鎮西蘭奇村,文福鎮一家積極采取行動,參加了愛國衛生運動。家庭成員自己開始綠化美化室內、庭院和公共空間,自覺實行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為了使村民養成清潔衛生的習慣,77 歲的文福珍呼吁領導每個家庭進行清理,并主動承擔社區公共場所的清潔工作。"大的環境是好的,小的環境應該更整潔和干凈。" 文福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