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班學費上萬,比大學還要貴
近幾年來,各種 "幼兒教育機構" 和 "兒童發展中心" 遍地開花。一套 "高質量" 的早期教育課程紛紛下降,學費需要數萬元,比上大學還要貴。
然而,事實上,絕大多數的早期教育機構都沒有通過教育部門的審批,甚至連一套科學教學理念都不具備合格的辦學資格,但為什么一個接一個地燒掉呢?除了愿意花錢的年輕父母受歡迎外,缺乏法律法規和相關部門的監督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大多數早期教育機構都是 "咨詢公司"。
青島的楊女士把她 18 個月大的孩子送到一個早期教育中心上課。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她發現課堂只不過是讓孩子玩玩具和親子游戲,這和在家玩沒什么區別,孩子們在各個方面的進步也不明顯。
在注冊開始時,我非常謹慎,與幾個人相比,最后選擇了著名的,但我沒想到教學內容會這么新。我不認為這筆錢值得,而且教學環境也不好。老師花了很多時間來維持秩序,根本不去教孩子。" 上個月,楊女士很失望,她打算退學,結果被拒絕了。
負責人告訴我,如果你想要退款,你必須有合法的理由退款,啊,我說孩子在這里什么都學不到,然后另一個人說,早期教育在 01:30 不能看到效果,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它自然會產生影響。當楊女士完成最初簽署的協議時,發現付款單位不是 "所以 -- 那么早的教育中心"," 所以 -- 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早期教育機構為何變成 "諮詢公司"?事實上,這并不是一個例子,在缺乏教育界的監管和指引下,絕大部分早期教育機構只在工商界注冊,大部分都是以 "教育諮詢" 的名義注冊,沒有辦學資格。
一年的學費相當于上大學
各種早期教育課程一般每節課 45 分鐘,一套課程設計為期三個月,也有半年或一年,價格從 980 元到 1998 年不等,最高的一套課程甚至每年收數萬元。" 每套課程的數量因組織而異。例如,陽光貝貝每月安排 12 節課,每季度可以安排 36 節課,而華夏寶寶友好班每季度只有 24 節課。平均而言,每個班級的價格因組織而有很大差異,每班 30 元以下,83 元多。一般來說,家長并不是簡單地讓孩子參加一個班,而是考慮一起參加幾個班。
60% 的父母不知道 "早期教育" 是什么。
盡管學費很高,但仍有許多年輕家長爭相送孩子到早期教育中心。在調查中,記者發現,這個海島市的幾家大型早教機構有幾十個班級,每段時間的班級數量幾乎已經滿了,下學期在一個早期教育中心墻上張貼的班級簡報表顯示,也有 20 多個班級已經滿了。
這么小的孩子到底能學到什么?孩子應該多大才能開始接受教育?接受早期教育的孩子真的比沒有受過早期教育的孩子聰明嗎?面對這一系列的問題,許多年輕的父母經常搖頭,他們唯一重復的就是不能讓孩子在起跑線上輸掉。
在一個早期教育中心的休息室里,記者問了幾位送孩子去上課的家長。在這里學習對孩子有效嗎?"一名男子無奈地說," 我不知道,我只是知道這是最貴的。"當我跑到很多學校時,我越仔細觀察這個想法和教學方法,我就越困惑,也不知道它是否真的奏效。" 在采訪中,超過 60% 的家長有類似的看法。
誰負責教學效果?
我真的沒有看到任何效果。孩子還是那樣的。如果你想吃東西,你就得抓住你喜歡的東西。" 金女士的想法很簡單,她的孩子不滿 2 歲。他們身邊朋友的孩子都上過早期的教學課。如果他們的孩子不去上課,他們就不自在。在比較了許多早期教育中心之后,她選擇了廣告最多的機構,但發現教育部沒有統一的評估或參考標準,這讓她覺得錢有點不可靠。
如何檢驗教師的實力
在大多數早期教育機構的招聘信息中,我們可以看到喜歡孩子、良好的形象、親和力和較強的溝通能力等要求,而其他人則表示,有工作經驗或子女優先,但很少提到學前教育的資格要求,對此,一些負責人解釋說," 招聘后,我們將進行統一的專業培訓和培訓,然后才能上任。
80 后家長、師專畢業的劉越也提出,早期教育從業者最好有保姆資格,但許多幼兒教育教師還沒有經過相關的培訓,到頭來還是很容易上崗的。
是否有高收費的標準?
在目前的早期教育市場上,學費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任意性很強,對于償還抵押貸款和低工資的年輕父母來說,這也不是一個小負擔。收費沒有參考標準嗎?對于那些沒有得到教育部批準的教育咨詢公司來說,他們的收費不受價格局的監管,因此定價完全以市場為導向。
他說:" 大部分從業員均為幼稚園畢業生。
從家長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的心理來看,早期教育機構運作良好,但這種以 "早期教育" 為特征的行業卻沒有被納入政府教育部門的監督之下,工商、稅務等部門只能根據自己的職責對其經營和納稅進行監督,這是相當令人驚訝的。
此外,業內亦有部分人士透露,在早期教育方面,透過培訓取得這份證書并不困難,但事實上,很多每年受訓的保姆都會轉往個別家庭,而不是開辦早期訓練課程。
糟糕的早教,沒有主管部門。
早期教育沒有教育權威,令人尷尬的是,一些機構雖然有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但大部分業務范圍是 "教育咨詢、兒童服務",早期教育的運作超出了范圍。
3 歲后的國家有相應的學前教育標準和指導方針,但目前 3 歲的早期教育確實是一種監管的‘真空’。市教育委員會的人士說,從國家到地方,"早期教育" 的規范性文件屬于什么樣的教育機構,應該檢查什么標準,從業人員需要什么資格,教材是否需要一個統一的大綱,這是不存在的。" 如果沒有這樣的事情,就沒有辦法談論審批。
根據市工商局的要求,如果有 "教育" 這個詞,教育部門必須有社會力量的證明才能辦一所學校。因此,所有早期教育機構只能獲得 "教育咨詢" 的許可。即使它們的運作超出了范圍,工商部門也很難從專業的角度來判斷這些早期教育機構的管理是否規范,教師是否專業,場地是否符合標準等。他承認,父母與早期教育機構之間的爭端已開始出現,如果沒有主管當局,某些問題確實難以解決。
各方之聲
有關部門加強監督
目前,教育部門應與工商部門共同盡快頒布規章,加強對早期教育機構的監督,規范教師、學校硬件、教學質量、收費標準等;同時,根據本地區早期教育機構的發展,可以通過地方立法或政府規章的形式頒布一些管理規范,加強對早期教育機構的監督,使早期教育機構盡快擺脫與監督分離的困境。
規范市場
針對目前早期教育機構存在的許多問題,一些早教機構的負責人并沒有選擇回避。"目前的早教市場確實很混亂,一些機構的子女設置的課程也存在嚴重的年齡問題,這就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洗牌才能消除不正規的機構。" 青島金寶早教中心的顧問孫謙說。
孫謙說,加入早期教育機構更多的是培養兒童的性格。"生活在高層建筑里的孩子們,特別是一些性格封閉的孩子,通過與早期教育機構中的其他孩子交流,再加上老師的指導,他的性格將變得越來越開放,情商也會越來越高。" 她說。
家庭教育應該是三歲以下的首要任務
王女士是青島兒童醫院的專家,她認為在早期教育機構創造的特殊環境中,孩子們確實可以學到一定程度的溝通技巧,但她也說:" 娃娃的最佳收留年齡應該是 3 歲,家庭教育應該是三歲以下的主要事情。
早期教育質量的關鍵在于家長。" 王女士說,早期教育最好的課堂是家庭。最好的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教父母。父母花更多的時間和孩子玩游戲,給孩子講故事,和孩子交流。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此外,早上上的課越多,越好。一般來說,0 到 18 個月的孩子每周要花 1 到 2 個課時,太多的課程也是孩子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