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儲蓄壓力在10月份消失,定期存款利率再次上升?
商業銀行定期存款的利率最近又上升了。榮360數據研究所最近公布的監測數據顯示,10月份存款和存款超過三年的商業銀行的平均利率比前一個月上升,這是三年期利率增幅最大的一次。
今年9月,在本季度末的影響下,商業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逐月上升。10月份,儲蓄壓力消失了。為什么利率會再次上升?
有業內人士說,這與今年存款結構的變化有關。目前,銀行存款主要是活期存款、一次總付存款定期存款、大型存單、結構化存款、銀行間存單等。"根據監管要求,銀行正在大幅縮減結構性存款規模,今年10月發行的大存單創下新低。由于這兩種存款規模的下降,為了維持一定規模的存款,商業銀行會增加一般存款的規模,利率也會上升。Rong 360數據研究所的分析師說。
今年初,一些銀行的結構性存款業務規模迅速反彈,增量增長率為"雙高",利率較高,加劇了存款市場的非理性競爭,甚至同時引發了許多混亂。例如,一些公司甚至利用新冠肺炎肺炎期間發放的低息貸款購買結構性存款套利。
因此,金融監管機構向一些銀行提供了窗口指導,要求它們在2020年9月30日前將結構性存款規模降至早期水平,到2020年12月31日前降至2/3。
雖然許多銀行在8月份提前達到了壓力下降目標的第一階段,但在年底之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預計結構存款的規模在第四季度將繼續下降,預期最高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他們會繼續墮落。劉銀平說。
除結構性存款外,大存單的發行也創新低。"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銀行在年底吃緊;第二,銀行希望降低債務成本,即降低存款利率。一家大型國有銀行的資產和負債部門負責人說。
負責人說,今年以來,市場流動性充裕,貸款市場利率大幅下降,但存款利率變化不大,導致銀行凈息差收窄。為了擴大凈利差,銀行必然降低債務人成本,即降低存款利率。
隨著結構性存款和大存單的減少,商業銀行將優化存款結構,增加發行其他品種的存款,以保持一定的存款增長率。其中,增加核心存款吸收已成為許多商業銀行的選擇,但面臨的形勢仍然嚴峻。據中國人民銀行最新統計,10月份人民幣存款減少397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343億元。
專家預測,到今年年底,銀行仍將面臨更大的存款壓力,值得注意的是,定期存款在投資者偏好方面具有吸引力,并為銀行提供了業務空間。財富管理產品轉化為凈資產后,產品凈值的波動增加,投資者的接受程度普遍不高。"一些保守的投資者更喜歡購買存款產品。他說:"雖然結構性存款及定期存款利率會繼續下調,但定期存款利率預計仍會維持穩定,在年底前亦難以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