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對心臟損傷存在著威脅
韓國的一項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的重癥患者普遍存在心臟損傷,死亡率與心臟損傷高度相關。
韓國啟明大學心臟病學院的一個研究小組幾天前發表了這一發現。研究分析了今年早些時候因新冠肺炎感染住院的 38 名患者的臨床數據。調查發現,大約每 10 名住院患者中就有 6 名患有心臟損傷。在這項研究中,心肌損害、心力衰竭和心率異常等臨床癥狀被定義為 "心臟損傷"。
研究發現,38 例患者中有 22 例有一次以上心臟損傷,占 57.9%,老年、男性和有高血壓病史的人更有可能發生心臟損傷。心臟損傷患者的死亡率遠高于無心臟損傷的患者。22 例心臟損傷患者中有 6 例死亡,占 27.3%。16 例無異常心臟的患者中,只有 1 例死亡,占 6.3%。
研究人員說,新型冠狀病毒引起心臟損害的機制有很多。第一種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 2(Ace 2) 在人體內的失衡所致的損傷。新型冠狀病毒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 2 作為受體感染人體細胞。心臟中血管緊張素轉換酶的過度表達會對心臟和周圍器官造成損害。
第二是缺氧引起的心肌問題,缺氧引起的氧化應激、細胞內酸中毒和線粒體損傷引起心臟損傷。
此外,感染引起的血管收縮和細胞因子風暴也可能導致心肌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