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的影響VOCs的防治將成為污染控制的重要主體之一
防止和控制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將成為我國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污染控制階段的重要人物之一,并將有助于在"十四五"期間進一步改善空氣質量,甚至減少碳排放。
11月18日,在2020年全國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大會和技術設備博覽會上,生態環境部華北監察局局長吳紹貴發表了上述聲明。
吳紹貴強調,在"十四五"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要綜合考慮PM2.5和臭氧等因素,加強季節性調控措施,特別是在夏秋季實施污染防治,重點減少嚴重污染地區的VOCs排放,配合減少氮氧化物排放。
大會由中國環境保護聯合會和河北省石家莊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由中國環保聯合會VOCs污染防治委員會和河北科技大學聯合主辦,聚集了數百家VOCs污染防治技術設備、材料企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采訪中獲悉,企業普遍對VOCs治理領域未來的市場增長充滿信心,為了規范行業的發展,一些行業協會或企業正在加快制定行業技術標準。
VOCs防治將成為污染控制的主角之一
在這次會議上,國家空氣污染防治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環境科學院前副院長柴法河介紹說,2019年,103個城市(30.6%)的臭氧濃度超過二級標準,以臭氧為主要污染物的天數占總超標天數的41.8%,接近PM2.5的日數占主要污染物的比例(45.0%)。
柴發和認為,在"十四五"期間,不僅要保持PM2.5污染的持續下降,而且要扭轉臭氧污染的上升趨勢。
與PM2.5相比,臭氧污染控制面臨許多困難,其中VOCs作為重要的前體之一正在加緊處理。
吳紹貴說,在過去兩年里,臭氧已成為僅次于PM2.5的第二大因素,這影響了中國空氣質量良好天數的比例。在北京、天津和河北、周邊地區、長江三角洲等關鍵地區,臭氧甚至躍升為主要影響因素,VOCs是臭氧和二次氣溶膠的關鍵和重要前體,也與PM2.5污染密切相關。
吳紹貴說,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VOCs的防治將成為我國污染控制階段的重要"主角"之一,其管理和控制明顯不同于傳統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實事求是地說,它的控制也更加困難。
吳紹貴列舉了省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局在實施VOCs污染防治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具體包括:底層數不清,懷疑通過虛假污染源尋求"地板"減排空間;原材料使用不規范;大型工業資源治理不到位;小企業治理浮出水面,與大型企業管理相比,小企業管理尤其混亂;對生命源泉的關注才剛剛開始;對移動源的VOCs治理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因此,在"十四五"期間VOCs防治工作的前景和建議方面,吳紹貴介紹,加強PM2.5與臭氧的協調控制,是在國家政策制定層面實現生態環境根本改善的必由之路;在控制區,要考慮PM2.5和臭氧污染控制的需求,全面考慮"十四五"期間的區域傳播規律,優化和調整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領域。在控制期間,在"十四五"大氣污染防治規劃過程中,要綜合考慮PM2.5和臭氧因素,加大季節性控制措施力度。
吳紹貴強調,在政策保障方面,要加強國家統籌,加強政策協調和指導,推進重大減排項目的實施,通過多方協調合作,有效減少氮氧化物和VOCs的排放,特別是彌補VOCs在監管標準和經濟政策方面的不足。在環境監測和執法方面,要重點加強VOCs的能力建設和彌補不足,以滿足更高的監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