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醫保局回應:堅決制止看病“不花錢、領補貼”
11月20日,國家新辦召開了關于促進衛生扶貧和醫療保險扶貧、保障窮人基本醫療保障的新聞發布會。
近幾年來,醫療保險在解決貧困人口的關鍵問題上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有一些地方出現了貧困人口小病過度的現象,個別地方的醫療保險資金無法支付本期的支出。
針對上述情況,國家醫療安全局副局長陳金富說,2018年以來,國家幫助了10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整個醫療支出達到3300多億,各地在解決絕對貧困問題上,充分利用各種財政資源,減少溫飽,增加投資;另一方面,窮人也存在"嚴重治療小病"、住院率高、轉診率高等問題。
國家醫療安全管理局治理和安全部部長范偉東說,在脫貧期間,一些地方在三重保障制度之外,增加了一些補充保障措施,總體上是積極的一面,對解決因病致貧、重歸病魔等問題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同時也應看到,這些措施的建立得到了地方財政的支持,從長遠來看,制度的可持續性仍然令人擔憂。
范偉東說:2018年,醫療安全部門發布了三年醫療保險行動計劃,幫助窮人,提出了一些地方為脫離發展階段和脫離當地實際而采取的地方補充保障措施的治理要求。"引導地方政府妥善管理過度保障。"要堅決停止不花錢不接受補助的看病行為,對一些明顯超出標準、混淆保障功能的保障措施進行分類和糾正,引導地方分階段向好政策過渡和銜接。
范偉東說,要與衛生衛生部門協調,規范分級診療,推動定點醫療機構規范、合理提供醫療服務,做好醫療保險扶貧政策宣傳工作,引導貧困群眾合理、順從、科學地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