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復蘇,盈利回升機構看好銀行估值回升
最近,證券公司發布了2021年銀行業戰略報告。幾家機構指出,銀行業目前的估值處于歷史低位,隨著宏觀經濟的逐步復蘇,上市銀行的基本面將繼續得到修復。與此同時,海外基金、銀行股票的中期和長期基金預計也將導致銀行業估值反彈。
通化數據顯示:"自今年年初以來,由于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銀行利差下降以及資產質量不確定性加大,銀行業指數繼續走弱。根據通化數據,截至11月20日,銀行業指數較年初下跌3.59%,而滬深300指數和中國證券800指數分別上漲20.67%和21.01%。
法國興業證券(Societe Securities)指出,2020年(到目前為止)是過去10年銀行業最疲弱的年份之一。絕對收益在2010-2020年區間內沒有從底部進入前三名,但相對回報率是過去10年來最差的。銀行自身基本面的不平衡和后周期性導致了今年銀行業的相對回報率。
然而,在機構看來,經濟復蘇要好于預期,銀行業的盈利、成本和其他基本面都有改善的基礎,估值預計將在2021年達到一個拐點。
在宏觀層面,機構指出,中國經濟復蘇繼續改善,這有利于修復對銀行資產質量的悲觀預期。在經濟發展政策的推動下,貨幣政策將逐步從反周期恢復正常,信貸供求將保持穩定。
東北證券指出,今年上半年,為了抵御潛在風險,銀行預留了大量準備金,利潤增長率呈現前所未有的負增長。預計2021年對銀行的影響將減弱,隨著貸款價格的重新定價,凈利率將在明年第一季度達到階段性低點。收入和利潤預計都將出現正增長。
華西證券表示,自下半年以來,隨著經濟的修復,貨幣政策已從應對疫情期間的超寬松狀態恢復到正常水平,未來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強調有針對性的滴灌。與此同時,國內經濟仍需要信貸支持,中長期、小微等領域的信貸支持將繼續增加。
另一方面,機構認為銀行股票的低估值本身將與經濟復蘇產生共鳴,并達到一個上升的拐點。
在中信證券看來,2021年,銀行信貸風險緩慢釋放周期將逐步進入期末,再加上外部宏觀變量提高內部盈利能力的兩個因素,銀行估值中心有望改善趨勢,同時內生需求的改善也推高了經濟前景,預計利潤政策將逐步轉向服務實體,行業經營壓力將下降。
興業證券還指出,銀行資產側定價明年將逐步穩定.在第一季度一次性公布重新定價效應后,預計第二季度利率利差將上升;債務方面的結構性存款清理和資產負債表外舊理財產品余額的壓力下降,可能有助于銀行維持對一般存款的穩定利率支付水平。隨著2020年零售銷售狀況不佳的逐步清算和2021年第一季度末遞延還款政策的結束,不利銷售的發生率和減值水平有更大的微乎其微的改善。
在資本方面,華泰證券表示,A股的三大資本配置趨勢有望提振銀行業的估值。"一是國際化、監管速度加快,資本市場高水平開放,北上基金處于快速提升渠道,未來QFII/RQFII仍有發展空間,有望推動A股投資方式與國際接軌;二、中長型基金進入市場、保險、養老、銀行財務管理等資本地位繼續提高,被動、被動管理的指數基金加速上升,但仍有提升海外標準的空間。這三種基金都更喜歡銀行類股,并有望為行業估值上漲提供強勁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