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和脫貧攻堅的中國實踐與世界貢獻:主題展覽紀錄
“中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扶貧開發中的實踐與貢獻”主題展 20 日至 22 日在廣州舉行。作為“了解中國”國際會議 2020 年(廣州)活動之一,精選 170 張照片,展示中國在世界扶貧史上的奇跡和中國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精神風貌。展覽的在線部分將持續到 2021 年 1 月 22 日。
此次展覽由國家創新發展戰略研究院主辦,從“小康社會的關鍵在老鄉”、“扶貧必須助智、扶貧必須先解決”六個維度生動詮釋了中國扶貧的偉大現實,“人不擔青山,青山不倒人”,“道路通暢,各行各業繁榮”,“堅持社會動員,凝聚各方力量”,“小康道路不少于一條”的實踐。
扶貧成效有目共睹。在展出的圖片中,舊窯洞改建成圖書館,醫務人員前來看望老人,農村住戶遷入安置社區教育、醫療、住房等方面的保障得到加強,貧困地區發展明顯加快。西北沙漠碧綠,海岸風光秀麗。山巒如彩虹橋、公路,中國走了一條特色的生態扶貧之路,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合。
透過微笑,觀眾不僅看到了個人奮斗的喜悅,也看到了全社會的相互注視和幫助。土家族姑娘賣土產活、加工業幫助留守婦女就業、村民開茶館迎客等新動力通過電子商務、工業、旅游等方式注入扶貧開發,為貧困戶就業增收提供了更多渠道。
在中國,一直堅定地與貧困作斗爭。中國以其巨大的努力、廣泛的規模、顯著的成就和深遠的影響,創造了扶貧史上的奇跡。2016 年至 2019 年,我國 5000 多萬農村貧困人口擺脫絕對貧困。中國的扶貧實踐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
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諾羅夫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國的發展非常成功,為全球扶貧做出了突出貢獻。如今,中國扶貧的寶貴經驗正在許多國家推廣。
阿聯酋駐廣州總領事拉赫曼·本·阿卜杜勒·拉赫曼·沙姆西認為,消除貧困是全人類的共同使命。任何一個國家都很難迅速使如此龐大的人口擺脫貧困。中國的扶貧經驗為世界提供了積極的教材,中國的扶貧成果對世界大國具有重要意義。
至此,“了解中國”國際會議已成功舉辦四屆。本次大會以“大變革、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征程、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通過線上線下方式,來自國內外 600 余人出席了會議。為豐富和了解中國的內容,會議舉辦了 10 次研討會,并策劃了各種配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