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業界:中韓“后疫情”合作潛力大、創新有待加強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長期趨勢,韓國企業界看好中國市場,并建議創新合作模式。
最近,在一次防疫產品展覽會上,試行了 "流動測溫消毒通道",利用人臉識別等技術,可以快速檢測體溫,釋放消毒劑。
這是中韓兩國企業共同推出的產品。該設備由中國高科技企業制造,韓國企業負責推廣和 "改進" 部分設計,實現本土化生產。韓國絲綢之路國際交流協會會長李賢虎認為,中韓企業應加強在防疫領域的技術合作。中國的一些優秀產品可以利用韓國企業平臺進行全球推廣,中韓兩國應繼續擴大第三方平臺。
韓國企業參展商代表金賢鉉表示,目前韓國社會對防疫產品的需求激增," 韓中兩國在技術和制造上各有優勢,應該相互配合。
這一流行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韓國的健康和食品行業加速了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分布。
韓國央行(Bank OF Korea) 發布的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1 月至 9 月,韓國平均每日非接觸式支付增長了 17%,而離線支付比上年同期下降了 3.7%,而移動支付平均每天增長 1 萬億韓元。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長期趨勢下,韓國商界對中國市場持樂觀態度。韓國食品公司 Ruji 首席執行官沈彩源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隨著疫情的持續,這將對食品和保健品行業產生持續的影響,韓國和中國在天然保健品等領域的合作潛力很大。曾奈攝于。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長期趨勢下,韓國商界對中國市場持樂觀態度。韓國食品公司 Ruji 首席執行官沈彩源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隨著疫情的持續,這將對食品和保健品行業產生持續的影響,韓國和中國在天然保健品等領域的合作潛力很大。曾奈攝于。
由于在線支付,艾滋病流行期間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 80% 以上。" 在當天的一次研討會上,李斯特首席執行官沈彩遠等韓國食品公司告訴記者,該公司正在擴大在線業務。他說,韓國和中國對新冠肺炎疫情有更好的控制,中國已經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這些行動影響了其他國家的參與。
通過對近期市場的分析,沈彩源認為:"這種流行病已經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他說," 例如,在韓國,不使用合成添加劑的天然產品,以及提高免疫力的維生素和益生菌的銷量大幅上升。
沈彩源說,隨著疫情的持續,將對食品和保健品行業產生持續的影響,韓中兩國在天然保健品等領域的合作潛力很大。
韓國自然酒瓶公司總經理金元表示,"看好中國電子商務"。他說,隨著中國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韓國人將使用中國電子商務平臺,中國的海外直接采購系統更加完善。
他告訴記者,許多年前,他經常去美國和歐洲參加展覽會,但近年來他在中國的時間更多。他說,他一直關注中國的 "雙 11" 活動,并希望明年參與中國電子商務的推廣。
韓國和中國應該創新合作模式。韓國 JustMyDay 公司總經理金元泰認為,由于信息不佳,消費者在選擇外國品牌時很容易被誤導;韓國和中國有不同的電子商務貿易習慣,在中國有更多渠道,韓國主要使用本地搜索引擎軟件。他表示,他希望韓國和中國能夠 "開放" 電子商務平臺的排名,并向在生產國測試過的公司或產品提供優惠條件。
韓國政府也大力支持企業進軍中國電子商務,今年 11 月,農林動物食品部在中國電子商務平臺上開設了旗艦店,韓國海洋水產部利用 "雙 11" 推廣中國電子商務等方式推廣海鮮。
根據數據,韓國許多實體企業因疫情而陷入困境。僅在今年上半年,單個企業的數量就減少了約 140000 家。然而,跨境電子商務仍然很受歡迎。今年 9 月 1 日,韓國跨境電子商務出口額達到 18409 萬家,超過去年的 13198 萬家,連續第二年創下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