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光宗:要積極穩妥地促進延遲退休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黨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計劃和2035年長遠目標的建議,明確規定:"逐步推遲法定退休年齡。推遲退休的問題終于解決,進入了實際階段。
從全球來看,推遲退休是當今發達國家的趨勢,是適應人口老齡化、延長健康預期壽命、應對養老金支付壓力增加、勞動年齡人口減少、人口支持比上升、低年齡健康老年人普遍渴望"具有老年意識、使用感、甚至成就感的一項重要措施。"作為一個早熟的少數民族老齡化國家,中國正面臨著特殊的多重挑戰。"延遲退休是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推遲退休畢竟關系到全國人民的切身利益,要充分考慮各行業職工的需求,謹慎穩妥地推進。
首先,考慮職業差異。不同的行業和職業對工人的身體素質和技能有不同的要求。一些體力大的危險工作要求工人有更高的身體素質,對工作生活和退休年齡也有嚴格的要求,因此不宜晚退休。一些體力輕、技能含量低的工作可以酌情推遲退休或雇用和雇用健康的老年人。中國約有8000萬60至64歲的年輕人,這是老年人的豐富人力資本,為老年人帶來巨大的紅利。
第二是承認人口的異質性,為潛在退休人員預留"退休選擇空間",以保持足夠的靈活性。例如,在60歲之前,國家有權申請退休,但國家鼓勵遲退休,最遲可以工作到65歲。我們應該充分尊重退休意愿,考慮到健康和工作能力的差異,以及雇主對工作強度的不同要求,從而達到平衡。
第三是利用經濟杠桿來引導人們的退休行為,"低期望興趣"驅使人們選擇晚退休,這有助于減少社會摩擦和沖突。法國和西班牙等國家已經游行反對推遲退休法。在推遲對退休制度的水審判的過程中,中國應該反復測試社會的壓縮能力,改進高層設計。在這方面,中國具有"后發優勢"。
最后,延遲退休應該滲透到性別觀念中,強調性別公正原則。一般來說,在某些領域,男女退休是一種更合適的選擇和制度安排,也是促進兩性平等的一個機會。過去,女工過早退休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不平等,也是對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本的浪費。
雖然推遲退休是大勢所趨,但"積極老齡化"也是越來越多老年人的積極選擇,但中國幅員遼闊,形勢復雜,仍需充分考慮產業差異、能力差異、個性化退休要求等諸多因素,為潛在退休人員的多元化選擇留有靈活的空間,建立預期的回報,以得到廣大人民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