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月球“抓把土” 看看她的“年齡”
中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計劃11月晚些時候登月"取土"。"這是中國月球探測項目的第三階段項目之一,也是中國月球探測第一階段的最后一步。
美國的科學雜志非常重視這一點。據"科學"雜志報道,嫦娥五號是中國一系列雄心勃勃的月球探測計劃中的最新一項。著陸后,嫦娥五號將從月球表面鏟取一些月球土壤樣本,并在月臺下方2米處鉆取月球地核,這將有助于科學家進一步弄清月球的年齡。
登陸地點意義重大。
科學在一份報告中說,嫦娥5號的目標是在1972年人類最后一次登陸月球后40多年,從月球帶回巖石樣本。
日本大阪大學(Osaka University)宇宙化學家酒田康太郎(Kantaro Sakata)表示,中國獲得的月球樣本將有助于科學家更清楚地了解月球的歷史,新樣品提供的月球年齡"將是嫦娥五號樣本中最重要、最令人興奮的新發現。"然而,他也強調,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進行40多年來沒有人嘗試過的輝煌太空飛行。
據"科學"雜志報道,嫦娥5號將登陸月球前風暴海洋(月球海,主要是玄武巖)以北的魯木克山,火山爆發可能發生在13億年前。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的行星地質學家、美國宇航局(NASA)月球分析小組(NASA)主席布里特·德內維爾(Britt DeNeville)也表示,中國選擇了一個具有重大科學意義的地點。"她說,"了解這些樣本的年代,甚至了解整個太陽系的時代,將是行星科學領域的一大飛躍。
此外,從魯木山帶回的樣品中獲得的月球年齡,也將幫助科學家了解月球火山活動隨時間的變化。有證據表明,在月球誕生后的頭10億年里,發生了無數次火山爆發,火山玄武巖覆蓋了月球表面,大約30億年前火山爆發開始減弱。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行星科學家羅曼·塔茨(Roman Tates)說,如果盧姆克山帶回的樣本只存在13億年,那就會引發這樣一個問題:一顆小行星在形成這么長一段時間后,如何能夠保持足夠的熱量,以防止火山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