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楊宗凱:利用技術促進教師發展促進教育創新
然而,教師水平的提高是實現教育改革的關鍵,教育模式的轉變應首當其沖。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教師節"發表重要講話,希望廣大教師積極探索新時期的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育和教育能力。隨著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新技術正在加快與教育教學一體化的步伐。智力時代的教師教育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
首先,智能技術可以增強教師的教學能力。智能教學系統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耐心、更準確和更獨特的學習支持服務,提供更加個性化和個性化的學習方案,長期困擾教育和教學的規模和個性化的矛盾將得到成功解決。
第二,在智力時代,教師的作用將加快,許多傳統教師的工作將被智能機器所取代,教師的工作重點將轉向能力培訓、識字培養、心理干預、人格塑造等。未來的教師必須具備更好的信息素養,必須能夠適應人機共育和人機共育的新教學模式。
近年來,寧夏在全面推進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在智能時代教育教師的發展中獨樹一幟。例如,寧夏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在全國省級云平臺中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并較早地實現了這兩個平臺的集成。自治區云平臺匯集了2500萬多塊資源。特別是自人工智能促進教師隊伍建設試點以來,寧夏實施了"教師智能輔助應用行動"、"未來教師培訓創新行動"、"教師智能研究行動"等六項行動,取得了很大進展。
為了支持寧夏的試點工作,國家數字學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于2019年在寧夏設立了一個分中心,并開展了大量的支持和服務工作。主要包括:協助完成寧夏示范區頂層設計,協助編制和完成示范區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與寧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相結合,完成對全區師生信息素質的評價;指導試點學校和基準學校建設,派遣專家深入學校一線和指定服務。支持寧夏開展教育大數據中心建設,協助研究制定相關標準和規范,提高教師治理水平等。
通過前一階段的努力,寧夏以人工智能推動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之后,建議從以下四個方面進一步推進寧夏人工智能推動的教師隊伍建設:一是注重探索教育教學新模式,以信息技術促進規模化教育和個性化培訓的有機結合。二是推廣人機協同教學新方式,推動人工智能在教學,管理,資源建設等全過程的應用;第三,提升教師雙核素養,即教師的學科素養和信息素養,有效利用人工智能加快教師專業化發展;第四,開展人工智能社會實驗,探索智能時代教育治理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