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還是肉食?最新研究稱前者骨折風險或高于后者
英國大學研究小組23日在《斯普林格自然》開放獲取期刊《BMC medicine》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素食者鈣和蛋白質的平均攝入量較低,發生完全骨折的風險高43%(即身體任何部位骨折的總風險),具體而言,更高的骨折風險部位(如臀部、腿部和脊椎);素食者的鈣和蛋白質平均攝入量低于肉食者。魚食者髖部骨折的風險高于食肉者。
牛津-牛津大學研究的大量參與者是在過去5萬年間從牛津大學招募的。前瞻性隊列研究將找到一組人并隨訪一段時間,以了解某些因素(本研究中的飲食)如何影響某些結果(本研究中的骨折風險)。
889例手腕骨折、945例髖部骨折、366例腿部骨折、520例踝關節骨折和467例其他主要部位(鎖骨、肋骨和脊柱)骨折。
結果表明,與食肉動物相比,素食者、素食者和素食者髖部骨折以及腿部等主要骨折的風險更高。研究人員發現,如果將體重指數(BMI)考慮在內,吃不同飲食的人手臂、手腕和腳踝骨折的風險沒有顯著差異;如果將BMI、膳食鈣和膳食蛋白質考慮在內,完全骨折的風險和特定部位的骨折風險部分降低。
該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牛津大學納菲爾德人口健康部的營養流行病學家塔米·唐博士說,這是第一項評估不同飲食人群發生全面和特定部位骨折風險的研究。”我們發現素食者比肉食者有更高的骨折風險,在10年內每1000人中增加大約20處骨折的風險。其中,髖部骨折是最大的風險差異。素食者髖部骨折的風險是肉食者的2.3倍,即10年內每1000人增加15例。
譚美棠指出,此前的研究表明,BMI低與髖部骨折風險高有關,低鈣和蛋白質攝入與骨骼健康不佳有關。他們的最新研究表明,平均而言,素食者的體重指數、鈣和蛋白質攝入量低于食肉動物,而且在多個地點骨折的風險更高。均衡的植物性飲食可以提高營養水平,降低患各種疾病的風險,包括心臟病和糖尿病。個人應該考慮到自己飲食習慣的益處和風險,確保鈣和蛋白質的攝入充足,保持健康的BMI,既不輕也不超重。
作者警告說,由于沒有關于骨折原因的數據,他們無法區分由骨骼健康不良引起的骨折和由意外事故引起的骨折。沒有數據表明不同飲酒者使用鈣補充劑的差異,而且在所有飲食研究中,對營養素(如飲食中的鈣和蛋白質)的估計都存在測量誤差。同時,本研究的參與者主要是歐洲白人,因此對其他人群或種族的普遍性可能有限。考慮到過去觀察到的骨密度和骨折風險的差異,種族差異可能很重要。
他們說,未來需要對不同人群,包括非歐洲人進行更多的研究。此外,由于牛津史詩隊列中約四分之三的參與者是女性,因此需要更高比例的男性來探索性別風險的可能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