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部艾滋病皮膚黏膜病變早期診斷“活字典”
由李玉業、王昆華、何琳編輯的MucocutaneousManifestationsofHIV/AIDS--EarlyDiagnosticClues,英文版,由世界知名出版集團斯普林格出版發行,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艾滋病皮膚粘膜損傷-早期診斷線索"英文版二十三號說,該書是目前國際艾滋病皮膚粘膜損傷病例,被稱為艾滋病早期診斷線索"活字典"。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艾滋病皮膚粘膜損傷-早期診斷線索"總編李玉業說,皮膚和粘膜損傷往往是內臟疾病的外在表現,正如紅斑狼瘡因免疫紊亂而出現特征性皮損一樣,可作為重要的診斷依據,由免疫紊亂和免疫缺陷引起的艾滋病導致多種皮疹。研究小組發現,大多數艾滋病患者傾向于以皮膚和粘膜為首發和常見表現,皮膚和粘膜損傷幾乎伴隨著疾病的全過程,因此皮膚和粘膜損傷可作為艾滋病早期診斷的重要線索。
艾滋皮膚與粘膜損傷-早期診斷線索"一書是李玉業小組近20年來通過皮膚和粘膜損傷,對艾滋病早期診斷和治療系統的一項重要成果,分為真菌、病毒、細菌、寄生蟲、腫瘤、炎癥性疾病和梅毒引起的皮膚變化。
與以往有關艾滋病的書籍不同,這本書從病例開始,用病例組來展示同一疾病在不同免疫狀態下的不同臨床特征。同時,對每一種疾病的共性和特點進行概述,以便于讀者全面掌握艾滋病相關皮膚和粘膜損傷的特點和規律。此外,該書還展示了與艾滋病有關的皮膚和粘液膜損傷的特點。
李玉業說,通過早期發現艾滋病通過皮膚和粘膜損傷,大大縮短了艾滋病的診斷時間,為艾滋病的早期診斷開辟了新的策略,對提高臨床醫生、疾病控制系統的艾滋病防治人員具有重要的價值,此外,皮膚表現具有外部性和直觀形象的特點,易于被公眾感知和識別,可以顯著提高公眾對艾滋病的敏感性,縮短艾滋病的早期診斷時間。
作為中國艾滋病防治的原著,英文版的艾滋病皮膚和粘膜損傷--早期診斷線索--得到了國際知名的艾滋病防治專家、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教授MyronS.Cohen的高度贊揚。他說,這本書對全球艾滋病預防和治療中國處方做出了貢獻。